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無從下手和“管得太寬”
曾有業內人士總結了智能手機誘惑人使用的5大特征:簡便易用;是一種視聽享受;提供眾多選擇;讓溝通無壓力;更重要的是,匿名而且安全。
手機業內的大小公司正朝著這些特征一路狂奔,而手機用戶也甘愿以付出更多金錢的代價獲得更大、更快、更智能的手機。
首都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77%的人每天開機12小時以上,33.55%的人24小時開機,65%的人表示“如果手機不在身邊會有些焦慮”,超過九成人離不開手機。
“低頭族”,或許不僅僅是科技進步所帶來的變化,它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網絡匿名空間里表達自我,反而在現實世界里偽裝自己。如果不加以節制,必然會給我們的身心帶來更嚴重的傷害。
人們對手機過于依賴的情況不僅僅出現在中國,在世界的各個地方也都出現了類似情況。那么,其他國家又是如何看待“低頭族”?
由于黑莓手機產自加拿大,幽默的加拿大人就將手機稱為“莓毒品”,即“crack berry”;
多數人玩手機時愛用拇指,韓國人就形象地稱之為“拇指族”;
在意大利,則稱“低頭族”為使用數碼而不說話的人;
愛玩手機的人們總感覺收到了新信息,時不時拿出手機查看,然而可能并沒有什么新信息,英國人稱之為“phantom message”即“鬼信息”;
在美國,幫助戒除手機上癮更是成為一些戒毒所的新業務,被稱為“nomophobia”。
應該說,手機尤其是智能手機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卻由于部分人的使用不夠科學、過度依賴,甚至患上手機依賴癥,而引發大小不同的“囧事”和事故,尤其是由此引發的一連串命案,帶給我們的是沉痛警示和深刻教訓。
“低頭族”成為潛在的公害,或自我危害巨大,成為事故頻發的引燃點,的確需要有關方面高度重視和反思,并切實采取措施遏止過度依賴手機。
“司機開車用手機會被處罰,但是行人邊走路邊看手機難道不會妨礙交通嗎?在路上的行人不僅是弱者,也需要承擔在路面上相應的義務吧?”田樂的問題,記者無法回答,而這樣的問題似乎也需要社會以及有關部門的積極回應。
不過,對“低頭族”形成的交通安全隱患進行監管,各方意見卻不同。
“過馬路玩手機確實屬于法律空白,目前還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禁止這些行為,只有行人闖紅燈的時候才可以執法。”廣東省廣州市的朱姓交警在郵件中向記者表示,“因為沒有相關規定,交警不能硬加處罰。只能提醒市民:過馬路的時候,接打電話、收發短信或是玩游戲,會分散注意力,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為了自身的安全,過馬路時一定要抬頭看路。”
編輯:梁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