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北京城市副中心戰國時代就居住大量人口

2016年11月24日 15:02 | 來源:北京晚報
分享到: 

北京城市副中心考古新發現公布 發掘戰國至清代墓葬1092座、漢代城址1座

通州區考古遺跡分布圖

通州區考古遺跡分布圖

注:圖中紅線包圍區域即為此次考古發掘的通州區潞城鎮的胡各莊村、后北營村、古城村等地區。

今天上午,市政府新聞辦、通州區政府與市文物局聯合舉辦“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護與考古新發現”新聞發布會,發布了一系列考古成果,揭開了通州城塵封的身世之謎。

今年2月26日至9月28日,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市文物局、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工程建設辦公室責成市文物研究所對通州區潞城鎮的胡各莊村、后北營村、古城村等地區展開了考古調查、勘探與發掘。數月來,文物部門不懈努力,發掘了1092座古墓、一座漢代古城,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部主任、學部委員劉慶柱指出:對這1092座從戰國、漢代到清代墓葬的解讀,將為多民族地區從思想上增加國家認同,舉出歷史范例。

千余古墓

縱貫戰國漢代至清代

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上午介紹,為確保副中心建設工程前期的考古工作順利進行,來自全國各地9家具有考古團體領隊資質單位的2000余人,積極支援副中心考古發掘,共同完成了101.3萬平方米的勘探任務。“勘探面積相當于142個足球場大小,還有4萬平方米的發掘任務。”

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共發掘戰國至清代墓葬1092座、漢代城址1座、漢唐窯址68座、灰坑8座、水井10口、道路1條。出土各類陶器、瓷器、釉陶器、銅器、鐵器、鉛器、料器、皮革器等文物4000余件(套)。對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墓葬、窯址、地層剖面共計60處遺跡進行整體遷移保護。

“考古發現的延綿連續的地層,既有自然堆積也有人為堆積,還有地震形成的斷裂層。”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考古遺存為了解通州地區2000年來自然環境的變遷、人地關系提供了證據。此外,大量戰國至漢代以來的墓葬形制多樣,為研究北京戰國晚期到漢代的考古學文化提供了珍貴資料。大量文物為探索北京東部地區漢代的社會文化面貌、經濟發展狀況、人口密度和分布、喪葬習俗等提供了證據。“這些考古資料證實,副中心所在區域至少自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就有大量人口居住,特別是東漢時期社會繁榮、人口眾多。”

相關負責人還透露,本次在胡各莊村發掘出62座戰國晚期至西漢甕棺葬,“此前,甕棺葬的發掘較為零散,這么大規模的發現,尤其是成人甕棺的發現,還是第一次。”在本次發掘中,西漢墓葬發現了許多雕花磚,其紋樣多種多樣,包括回形紋、四神紋等六七種,“不同種類紋樣同時出現在墓葬,這是很少見的。”

此外,在后北營村還出土了古人的技術工具——骨質算籌,這在此前僅少量出現于大葆臺西漢墓,“而此次發掘出多達26支,保存得也十分完好。”本次發掘出土的布幣中以南方貨幣居多,“北京是燕文化所在地,這種布幣是南方人帶來的,這就是文化交融的物證。”

編輯:邢賀揚

1 2

關鍵詞:北京城市副中心 考古新發現 戰國時代 清代墓葬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视频二区一区国产精品天天 | 五月天视频网站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 日本青青青在线观看 |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欧美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