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曹衛星:以科技創新破解土地難題

2016年11月22日 14:19 | 作者:曹衛星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土地的科學保護與合理利用,事關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土地科技創新和學科建設是一項歷史性任務,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大力推進土地科技創新和學科發展、全面落實土地科技創新戰略、加快補齊土地科技創新短板的需求已日益迫切,亟待引起各方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

孟 斌攝

位于陜西省富平縣的石川河,由于河道污染和堵塞嚴重影響了當地居民的生活。2013年起,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投資6.4億元開始對石川河進行綜合治理。圖為整治之后的石川河新貌。孟 斌攝

充分認識土地科技創新重要意義

加快土地科技創新,是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推進“三深一土”科技創新戰略的迫切需要

科技創新是引領和保障國土資源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國土資源“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及相關配套文件已制定了全面實施深地探測、深海探測、深空對地觀測和土地科技創新四位一體的科技創新發展戰略,確立了“三深”戰略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土地科技水平顯著提升的總體目標。這是“十三五”和今后更長時期國土資源科技創新的路線圖和時間表,也是綜合考慮我國土地科技發展現狀、糧食安全保障和生態文明建設需要作出的重要決策。

加快土地科技創新,是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我國土地科技創新比較薄弱,特別是土地工程技術發展滯后,伴隨出現了一系列深層次土地開發利用問題。一方面,雖然守住了18億畝耕地紅線,做到建設占用耕地占補平衡,但耕地利用和管護中的問題還很突出。另一方面,建設用地粗放、低效利用現象普遍存在,土地立體開發和節約集約利用技術嚴重滯后。實行土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管護、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根本動力在土地工程技術創新,通過技術創新破解土地資源保護和保障瓶頸,以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加快土地科技創新,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迫切需要。一是部署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強調堅持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大力推進農用地整治,分區域開展退化耕地綜合治理、污染耕地阻控修復,全面推進建設占用耕地耕作層土壤剝離再利用。二是部署實施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支持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歷史遺留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和低丘緩坡荒灘等未利用地開發利用,強化工業污染場地治理,大力推進節約集約用地。三是部署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進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增強土地系統循環能力,維護土地生態平衡。這些戰略和行動的落地,都需要先進的土地科技支撐與人才保障。

加快土地科技創新,是全面推進“三深一土”科技創新戰略的迫切需要。“三深一土”科技創新戰略是增強國土資源事業改革發展的動力源泉,也是國土資源事業可持續發展堅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地質、海洋、測繪地信領域各自擁有相對成熟的科技創新隊伍,“三深”探測已經取得重大成果,但土地科技創新研究尚有明顯差距,科技基礎比較薄弱,創新導向不夠清晰,土地學科建設滯后,整體創新能力不足,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的戰略需要明顯不相適應。所以,亟須加強頂層設計,加快土地科技創新,推動形成“三深”與“一土”科技創新齊頭并進的良好局面。

全面提升土地科技創新能力水平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國民經濟主戰場,加強動態開放多層次的創新平臺建設,推進土地科技協同攻關

瞄準世界土地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國民經濟主戰場,強化土地科技創新。一是面向土地資源保護,加強土地工程技術創新。深化對耕地保護的理論認識和規律研究,拓展農用地質量調查與監測技術,開發和完善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管護技術,著力研發耕地質量和產能提升、退化土地治理、荒廢土地利用、土地生態修復等關鍵技術,加強土地工程化和生態化技術應用。二是面向生態文明建設,加強國土空間優化開發技術創新。加強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優化基礎理論研究,全面發展土地資源調查評價與監測、國土空間規劃與多規融合、建設用地布局與規模控制、建設工程節地、土地立體開發等關鍵技術,持續發揮緩解國土資源環境約束壓力、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等方面的作用。三是面向自然資源綜合管理,加強“智慧國土”技術創新。深化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及資產核算的理論研究,大力發展自然資源調查、評價、規劃、監管的共性關鍵技術,創新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理論方法,研發智慧國土工程技術及監管平臺,完善國土資源質量檢測技術和標準體系,構建現代化智能化自然資源管理體系。

積極謀劃申報土地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推進“三深一土”國土資源科技創新戰略全面落實。一是耕地質量提升與管護方面。主要研究耕地質量關鍵要素時空變化規律及其對生產力形成的協同作用機制;研究耕地質量改良及高標準農田建設技術;研發耕地質量指標動態監測關鍵技術及產品裝備;完善耕地質量與生產力估算模型及預測預警系統。二是國土優化開發理論與技術方面。主要研究土地生態系統要素、結構、功能、格局及相互作用機理;研究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演變規律及優化開發技術;研發建設用地再開發、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礦區國土恢復治理、海島海岸帶國土開發與保護和低丘緩坡生態開發等技術體系。三是國土資源大數據與智慧國土構建方面。研究國土資源全尺度數據整合與大數據構建技術;研究國土大數據深度挖掘與知識發現及實時感知與決策支持技術;研究建設國土資源全覆蓋、全流程、全要素、全天候的綜合監管平臺。

加強動態開放多層次的創新平臺建設,推進土地科技協同攻關。目前,土地領域科技創新平臺比較少,制約了土地科技創新水平的提升跨越。為此,一是加快組建新型土地科技創新機構。搭建國家土地科技創新平臺,組織開展系統化、協同化的科技創新攻關。二是積極推進土地科技協同創新攻關。要打破系統壁壘,推動人才、技術、資金、項目和市場等創新要素整合。國土資源重大創新任務,可由相關單位共同組建研發團隊,建立技術創新聯盟,開展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和先進裝備研制;并注重發揮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作用,推動產學研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改進完善科技創新機制,進一步激發土地科技創新活力。要逐步消除傳統的體制機制障礙,探索建立充滿活力的科技創新管理和運行機制。一要切實改進科技創新管理服務工作。科研主管部門要推進簡政放權,賦予科學家更大自主權,支持創新團隊建設,提升創新服務水平,改善科研經費管理,調動廣大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努力營造更加有利于科技創新的工作環境。二要完善創新人才評價與激勵機制。著力改進現有人才評價考核方式,用足用好科技創新人才激勵政策,促進創新人才跨部門、跨單位、跨地域流動,培育復合型科技創新人才。三要創新科技成果應用轉化機制,拓展多元化投入渠道。統籌土地調查、評價、規劃、整治和管理等方面的研發資源,建立國土資源科技成果共享平臺、科技成果轉化報告和科技成果需求反饋制度,努力提升成果轉化率和綜合效益。四要強化土地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銜接,提升試點示范帶動能力。土地科技創新圍繞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文明建設、“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區域發展需求,部署重點領域關鍵技術創新和試點示范應用。

加快推動土地學科建設人才培養

土地學科建設地位不夠,在高校中難以形成以土地為重點的學科,應盡快構建具有國際水準、中國特色的土地學科體系

當前,土地學科體系仍然很不健全,在現行的“學科分類與代碼”中沒有專門的土地學科位置,土地學科建設地位不夠導致在高校中難以形成以土地為重點的學科。土地科技創新的核心是人才,根基在學科。加強土地學科建設與實施土地科技創新戰略相互促進,加強土地學科建設已刻不容緩。

研究確立土地學科建設的總體思路與主要目標。我們應組織開展土地學科建設研究,以土地學科理論與技術內涵為核心,以“土地+”為一級學科基本架構,制定推進土地學科建設的總體方案,構建具有國際水準、中國特色的土地學科體系。

科學制定土地學科建設實施方案和協調機制。在綜合考慮高等院校的科研隊伍、科研能力、教學情況、工作條件等基礎上,科學制定土地學科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學科建設布局和總體安排。

大力推進土地學科研究生教育。支持高等院校拓展土地學科研究生教育及博士后流動站建設,完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體系,在大力培養高素質高層次土地科技人才的同時,讓廣大土地工作者享有更多接受土地學科高等教育及培訓學習的機會,提升土地工作者整體科技素養。

(作者為國土資源部副部長)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曹衛星 科技創新 土地難題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一本在线 | 中国A级片在线观看 | 亚洲字幕一区二区精品 |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网站 | 丝袜在线播放国产二区 |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