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退社潮”折射社團生存困境
“百團大戰”往往是社團一年中最風光的時候,高校里所有的學生社團都使出十八般武藝“招兵買馬”。短暫的熱鬧過后,一些社團立即恢復了以往的冷清。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的調查顯示,27.64%受訪大學生退出社團的原因是“社團活動太少,缺乏創意”,20.85%受訪大學生表示“與社團會員關系冷淡”。
在劉一(化名)看來,“百團大戰”不過是社團的“過度宣傳”。劉一是上海一所高校的學生,他曾加入的英語類社團讓他感到失望,“我參加的幾次活動,就是會員們一起在教室做游戲或者聊天,而且不是用英文,跟開學招新時介紹的情況完全不同。”他說,“高校里不少社團都是這樣的,宣傳的時候說得很好,實際上會有一些差距。”
劉一也坦言:“我能理解他們,現在高校里社團太多了,那么多社團同時招新,總要用些包裝的手段來凸顯自己。”
“社團內部聯誼是增加社團會員感情的好方法,舉辦內部聯誼的資金來源卻是個大問題。”天津一所高校音樂類社團學生負責人李強(化名)認為,“囊中羞澀”的小社團往往不具備舉辦內部聯誼的實力,會員間關系也不密切。“我們社團當時有位‘團外人士’經常來幫忙籌備活動,過了好久,我才發現原來他就是我們社團的會員。”李強略感尷尬。
記者了解到,高校里不少社團資金來源于每年招新收上來的會費,所以社團會想盡一切辦法招入新會員。但實際上,有了這些資金,后續管理跟不上,依舊舉步維艱。
在李強看來,社團管理層內部團結程度也直接關乎社團會員流動性。他就曾遭遇了一次社團內部風波,“當時管理層有過公開爭執,對社團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導致一部分干事和會員退出社團。”
天津一所高校的王佳(化名)則認為,社團人際關系“有些復雜”。王佳大一時加入了一個志愿服務類社團,這個社團曾在學校里“大熱”。參加了該社團舉辦的兩次活動后,王佳選擇了退出,“活動中遇到的人都挺難接觸的,人與人之間很有距離感。社團本身沒有營造出輕松真誠的氛圍,反而充斥著不信任感,想來想去還是選擇了退出。”
編輯:梁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