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面臨“無醫可用”
大寨衛生院是群眾心目中的名牌衛生院,60年間幾度興盛、幾度蕭條,均與醫療人才的去留有關。盡管昔陽縣不斷為醫療人才的短缺、使用鼓與呼,大寨衛生院仍面臨“無人可用”。
昔陽縣衛生局副局長王海英介紹,20世紀80年代初,一批醫療骨干被抽走,大寨衛生院業務活動減少,幾近關門。后來山西赤腳名醫楊根昌任衛生院院長,又會開顱、又能開胸,憑借他的“一把刀”才使衛生院起死回生。
眼下,大寨衛生院再度面臨可預見的用人危機。
據統計,這所衛生院目前在編人員平均年齡45歲以上,年紀最大的55歲。衛生院工作人員回憶,上次這里進人還是在20世紀90年代,分配了十多個醫療人員,最近12年來未新進一名在編人員,群眾認可的一名名醫還是從縣中醫院返聘回來的。再過幾年,醫生們“一退全退”,衛生院面臨的不是青黃不接,而是嚴峻的斷層。
白月明說,大寨衛生院愿意接收畢業生,因為現在還能夠傳幫帶。但他擔心,再過五六年,這批醫生退休后,連傳幫帶的人都不再有。
昔陽縣衛生局局長趙富華說,針對這種狀況,去年以來,昔陽縣衛生局出臺了一系列“土政策”,包括采用政府出資、定向委培、給醫生交養老保險金等方式為基層醫療機構留人、用人。白月明也寄希望于此,但政策見效尚有周期,倆人都感到心急。
職能現尷尬
醫改近年對衛生院職能重新調整定位,但大寨衛生院有關人員反映,實際運行中出現矛盾。
白月明說,醫改提出“強基本”,首先應對鄉衛生院基本的醫療服務能力加以提升。如果鄉鎮衛生院做不好醫療服務,就不可能把公共衛生做好。沒有醫療服務,鄉村醫療機構則失去立身之本。僅僅開展健康普查、公共衛生服務,老百姓只會不認可、不接受,認為那不過是“又下來糊弄咱錢來了”,國家醫改的良好意圖、舉措只會招致罵聲、怨聲。
大寨衛生院部分工作人員建議,我國各地情況不一,鄉村醫療機構職能定位不宜“一刀切”。比如我國很多鄉衛生院目前連分娩接生能力也沒有,一是國家不允許衛生院開辦產房,二是產科風險大很多衛生院不愿意接產,但不方便的是基層群眾。前幾年,昔陽縣就發生過醫院路途遙遠孕婦半路產子的情況。而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昔陽縣各家衛生院都能接生孩子。建議部分方便群眾的醫療技能應予保留。記者 劉翔霄
編輯:梁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