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寒冷帶來的身體變化

2016年11月16日 14:51 | 來源:人民網-生命時報
分享到: 

受訪專家:

解放軍第252醫院關節外科主任 王振虎

北京電力醫院院長助理兼醫務部主任、內科主任醫師 倪冬梅

廣東省社會醫學研究會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常委 馬健文

立冬已過,無論南北,降溫隨后而至。美國《預防》雜志最新總結了寒冷天氣里身體會出現的不自覺變化。本報也請國內專家進行解讀和指導,只有了解這些,你才能更有針對性地做好準備,健康過冬。

127618076


變化1:渾身發抖。冷風一吹,全身肌肉會緊繃起來。解放軍第252醫院關節外科主任王振虎教授解釋說,冷覺感受器興奮,傳入體溫調節中樞,會引起骨骼肌不自主的節律性收縮,目的是把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緩解寒冷。這在醫學上稱為“戰栗性產熱”。在寒風中冷得跺腳,也是基于此原理的本能反應。

變化2:身體末梢冰冷。外界溫度過低時,更多血液會流向身體中心,給重要臟器供應氧氣和養分,手指、腳趾、耳朵等末梢部位就會因為血流減少而感覺寒冷。所以外出時應帶上耳罩,或用寬大的帽子、圍巾遮住耳朵、鼻子;穿上厚襪子和保暖的鞋,帶好手套;胸背部貼身衣物穿暖些,有助于讓血流均衡分配,保障身體末梢供血。老人、孩子等體弱人群尤其要注意四肢保暖。從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先搓搓手,然后搓一下耳朵,讓其快速回暖,不宜直接用熱水或熱物敷貼。

變化3:流清鼻涕。正常人每天分泌數百毫升鼻涕,它們會順著鼻黏膜纖毛運動的方向,流向鼻后孔,再到咽部,另有一部分蒸發或干結了,因此平時不會有鼻涕流下來。但當冷空氣進入鼻腔,毛細血管收縮,纖毛運動減弱,就會出現流清鼻涕或鼻孔黏液現象。這屬于鼻子對冷空氣敏感的一種自我保護性反射。冷天出門戴口罩,可以減少冷空氣進入鼻腔的機會。每天用冷水洗一次臉,能增強對寒冷的適應能力。流鼻涕時可用溫鹽水沖洗鼻子,同時按摩鼻翼。如果稍有冷空氣就不斷流鼻涕,且持續時間很長,到室內也不好轉,要懷疑是鼻炎導致,建議到醫院就診。

變化4:心臟負擔加重。在寒冷時,為給身體供應能量,心率會增加,心臟的耗氧量和工作負荷也會增大。低溫時血液更黏稠,流速更慢,則進一步加重心臟負擔。一旦遭受寒冷刺激,冠狀動脈易收縮痙攣、血壓升高,原有心血管基礎病變的患者可出現急性心肌缺血,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為降低風險,北京電力醫院院長助理兼醫務部主任、內科主任醫師倪冬梅建議:第一,洗澡前先調高浴室溫度,避免冷刺激;睡前用熱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第二,多喝水,多吃蔬果,少食大魚大肉,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避免血栓。第三,注意生活細節,比如體位變化時慢一點,別快速起身。第四,留意心臟 “受涼”預警信號。如勞累時突然出現左胸部疼痛或壓迫感;突然感到心慌心悸、眼前發黑,有要跌倒感;呼吸急促、一呼一吸拉長或喘不過氣;熟睡過程中突然驚醒,胸悶、呼吸不暢等。

變化5:呼吸急促。頂著寒風行走有時會喘不上氣、不停咳嗽、惡心想吐。倪冬梅說,這是因為寒冷干燥的空氣會讓鼻子發干,刺激咽喉部位,還會使小氣管收縮,以致出現呼吸道應激反應。冬天外出要護好口咽部,盡量用鼻子呼吸,避免冷空氣侵襲;平時注意補水,每天不少于七八杯,蜂蜜水有潤燥功能;多吃梨、銀耳、百合等潤肺食物;家中可使用加濕器,保持濕度恒定。

變化6:尿頻尿多。每個人的飲水量四季變化不大,冬季汗液蒸發減少,尿量就會相應增多。寒冷還會刺激神經中樞,引起內分泌系統調節變化,增加排尿量。為了御寒,包括膀胱在內的大多數器官會呈現收縮狀態,也更易出現尿頻。冬天要避免腰腹部受涼;保證充足飲水量,白天適當增加,晚上適當減少,以防頻繁起夜,影響睡眠。平時有尿意不要憋著,以免損傷膀胱、前列腺等器官。

變化7:胃縮成一團。受涼時,胃部肌肉、血管會收縮,發生胃痙攣,像抽筋一樣。如果此時吃生、冷、硬食物或難以消化的大魚大肉,更易給胃帶來負擔。因此冬天必須做好胃部保暖。少穿較短的衣服,尤其不要穿露臍裝;多吃溫熱、易消化的食物,如熱粥、熱湯、燉菜等,但肉不宜多吃;三餐定時定量,讓胃可以保持有規律的胃酸分泌周期。要提醒的是,雖然冬天吃火鍋、麻辣燙等能暖身,但不宜多吃,否則會誘發消化道潰瘍。

變化8:關節僵直。寒冷會導致肌肉收縮,血運和滑液分泌減少,關節周圍組織(包括肌肉、韌帶等)順應性變差,所以很多人會感覺肌肉酸痛、關節發僵、關節炎疼痛加重。氣溫驟降時,大家一定要及時添衣保暖,避免長時間呆在戶外。登山、爬樓梯等運動會增加關節負重,不適合冬季進行。如果要運動,一定做好熱身,以免僵硬的四肢投入到劇烈的運動后,造成損傷。飲食方面應注意補鈣、維生素、蛋白質等,適當多吃牛奶、豆制品、蝦皮、海帶、核桃等。

變化9:情緒低落。有些人在冬季會出現情緒低落、沒有活力、容易發怒等表現,這被稱為“季節性情緒失調癥”。廣東省社會醫學研究會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常委馬健文解釋說,冬季日照時間短,褪黑激素(一種控制睡眠與清醒節奏的激素)分泌紊亂,使得能產生“愉悅感”的血清素含量發生了變化。寒冷天氣人們的活動、社交減少,也會帶來壓抑心情。冬季陽光好時,多出門曬太陽;不太冷時,加強戶外鍛煉,對趕走抑郁情緒很有幫助。如果家里的燈換成暖色調,更有助改善情緒。(本文由本報記者張杰采寫)

編輯:趙彥

關鍵詞:寒冷 帶來的身體變化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天堂网 | 日日久资源站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911永久在线观看 | 亚欧乱色国产精品免费九库 | 亚洲中文字幕一级视频 | 婷婷综合中文字幕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