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作品粗俗劣質觸及底線
網絡大電影的內容建設也一直是人們關注的問題。曾有人對此直言不諱:“我們應該撇開‘電影’談‘網大’,當前的網絡大電影根本不是為了探索電影藝術而生的。”內容低俗、格調低下、血腥暴力、低級趣味,已經成為部分網絡大電影的代名詞。數量和質量不成正比、盈利和口碑出現倒掛、拿得出手的作品缺失,也成為目前網絡大電影市場面臨的核心問題。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青年教師朱傳欣對此深感憂慮。他指出,喜劇、愛情、懸疑、驚悚在網絡大電影的題材中占據了80%以上,跟風現象嚴重,質量良莠不齊,充斥著大批格調不高、制作粗糙的作品。甚至有的公司在介紹網絡大電影如何不賠錢的經驗時宣稱,“凡是能上電視的劇本都該扔掉”,也就是鼓勵創作者刻意突破底線、挑戰禁忌、打“擦邊球”,這導致不少無法登陸院線和電視的軟色情、硬暴力在網上大行其道,甚至成為不少從業者口中津津樂道的所謂“網感”。
青年評論家徐健對此也滿懷擔憂。他表示,網絡大電影制作方靠投機取巧、劍走偏鋒取得關注的現象屢見不鮮,最典型的方式就是所謂“搭便車”“蹭IP”。例如,前段時間,粉絲、影迷在為演員喬任梁因抑郁癥過世哀悼之時,有人宣布網絡大電影《喬任梁之死亡郵件》開始籌拍;王寶強離婚事件,也“發酵”出一部名為《寶寶別哭》的網絡大電影,從編劇到拍攝完成僅用8天;導演馮小剛的新作《我不是潘金蓮》還沒有上映,《我是潘金蓮》《潘金蓮就是我》等網絡大電影,就已經登上了視頻網站的熱搜。無獨有偶,諸如《捉妖濟》《解救武先生》《解決吾小姐》《神秘美人魚》《澳囧》《小炮兒》等各類山寨IP橫空出世,誤導網絡受眾。
自審自播機制有待加強
在龔禹霖看來,網絡大電影市場不可能永遠充斥著成本只有數十萬元的低端產品,一些小成本的劣質作品必然會被淘汰。與電影、電視劇等其他藝術形式一樣,網絡大電影創作者和制作方也必須堅持文化自覺和行業自律,將思想性、藝術性作為創作標準,把打造精品化、差異化的內容作為市場核心競爭力。平臺方也要轉變以點擊量、評論量等“數字”為成功標尺的觀念,加強自審自播機制,提高網絡大電影的準入門檻,提高網絡影視作品的公益性、教育性、服務性。
關于網絡大電影的發展前景,朱傳欣補充道:“我覺得不能一味靠行政手段和道德約束來解決問題,還應該發揮市場的作用來解決市場自己的問題。隨著未來視頻網站會員服務體系的成熟,網絡大電影有可能不再依賴于平臺的分賬,而是通過用戶付費直接獲得‘網絡票房’。平臺方與制片方的合作模式也應適時從‘邀請賽’轉變為‘淘汰賽’,把之前那種以犧牲作品質量為代價粗制濫造、貪多求快的低端團隊與作品拒之門外,從而建立起一個良性綠色的網絡院線生態。這樣,制片方才敢于將重金打造的精品影片投向網絡,屆時可能會出現同步甚至先于院線上映的情況,這種‘良幣’驅逐‘劣幣’的方式,或許有助于改善網絡大電影的市場環境。” (本報記者 李蕾 本報見習記者 張進進)
編輯:梁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