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從根本上解決管黨治黨的“寬松軟”
【“全面從嚴治黨新篇章”光明述評】
從根本上解決管黨治黨的“寬松軟”
——把強化黨內監督作為黨的建設重要基礎性工程
一部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揭露的貪污腐敗事實觸目驚心;若干貪腐官員的懺悔錄,記錄的思想蛻變過程發人深省。
河北省委原書記周本順落馬后痛心疾首,“從小就痛恨貪官,到最后自己成了貪官,我感覺這是一個莫大的悲哀”。南京市原市長季建業回憶自己第一次受賄,“本來一直想做一個清白的好官”,“因為大家都是比較好的朋友,當時我也沒注意到他給這個錢”。
從清風兩袖的理想到欲壑難填的現實,從敬民畏法的起點到貪贓枉法的終點,落馬干部一步一步走向貪腐的過程,展示了思想滑坡和信仰迷失的后果,也揭示了一些黨組織日常監督弱化、紀律松弛、制度乏力的生態,指向了“管黨治黨寬松軟的問題”。
黨心所系,民心所向。從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從“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緊抓住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環節,牢牢把握“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的辯證關系,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標本兼治、馳而不息,管黨治黨一刻不松懈,讓黨風政風為之一振、社情民風為之一新。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繼《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等重要黨內法規出臺之后,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將強化黨內監督作為黨的建設重要基礎性工程,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對我們黨長期以來形成的黨內監督優良傳統進行了全面總結,對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生動實踐進行了制度升華,為解決新形勢下黨內突出問題、為從根本上解決管黨治黨的“寬松軟”問題進行了重要頂層設計。
有現實針對性、有里程碑意義的制度治黨新篇章,正在實踐中徐徐展開。
回顧歷史,強化黨內監督是對我們黨長期以來形成的歷史經驗和成功做法的全面總結
“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變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為止。”早在200多年前,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就曾警示,“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在東方,一個帶領中華民族在驚濤中揚帆、荊棘中拓路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也給出了同樣的答案:監督。
1949年3月,西柏坡的泥土房中。面對即將開啟的“進京趕考”征程,毛澤東同志強調“我們有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馬克思主義的武器,我們能夠去掉不良作風,保持優良作風”。
1992年春天,中國的南海邊。面對風起云涌的改革大潮,鄧小平同志諄諄告誡,“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部”,要“把共產黨員教育好”。
2013年7月,太行山的東麓。走在“趕考”新路上,習近平同志撫今追昔,“這里是立規矩的地方。黨的規矩、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有力推動了黨的作風和紀律建設。”
95年的崢嶸歲月中,加強黨內監督如一條紅線貫穿黨的建設始終。它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特征和根本優勢,集中表達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動態總結和梳理,更成為各個歷史時期應對重大矛盾挑戰、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現實抓手。
今天,我們黨所面臨的“新趕考”,正處于中華民族復興征程與世界發展大勢的歷史交匯點上,處在世界格局深刻調整、國內格局深刻變革的動態進程中,處在統籌中國發展安全兩件大事的時代命題下,處于“四大考驗”“四大危險”挑戰黨的執政能力、執政基礎、執政地位的歷史境遇中,復雜性和艱巨性世所罕見。加強制度治黨、制定加強和規范黨內監督文件,既是對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制度規定和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又是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迫切需要的回應。
傳統優良、時機成熟、條件具備、要求迫切——在關于《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的說明中,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強黨內監督進行了全面深刻地闡釋:
“政治生態和自然生態一樣,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現問題,再想恢復就要付出很大代價。”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屏障和凈化政治生態的基礎,黨內監督只能強化,不能削弱;只能暢通,不能梗阻。
“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從根本上解決主體責任缺失、監督責任缺位、管黨治黨寬松軟的問題,把強化黨內監督作為黨的建設重要基礎性工程,使監督的制度優勢充分釋放出來。”作為執政黨最重要最直接的監督形式,黨內監督必須充分發揮出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重要功能。
高瞻遠矚的智慧,勇立潮頭的自覺,《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的最新修訂,構成了黨的制度建設歷史進程中的重要坐標,構成了管黨治黨由“寬松軟”邁向“嚴實硬”的重要標志。
立足現實,強化黨內監督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生動實踐的制度升華
“外疾之害,輕于秋毫,人知避之;內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面對深刻的歷史警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四個自信”的政治定力、以對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使命意識,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這一時代課題和理論體系,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黨建學說,達成了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的齊頭共進。這當中,嚴明政治規矩與政治紀律,充分利用和創新發展黨內監督方式,成為正風肅紀、利劍奮斫的重要保障和載體——
整治“舌尖上的腐敗”“會所中的歪風”“車輪上的鋪張”,清理“吃空餉”“小金庫”,八項規定為黨員干部戴上了“緊箍咒”,系緊了“風紀扣”;中紀委“曝光臺”不斷檔,緊盯重要節點嚴查“節日腐敗”,對違紀者形成有力震懾;霹靂反腐“零容忍”,“打虎”“拍蠅”“獵狐”齊頭并進,鐵面執紀讓黨紀黨規成為“帶電的高壓線”,有效遏制了腐敗蔓延勢頭。
不懼家丑、大膽揭開“系統性、塌方式腐敗”的蓋子,不避不遮曬出各地問題賬單,巡視這一“國之利器、黨之利器”鋒芒所向、腐敗無存;創新巡視形式“一托二”,專項巡視分行業、分領域,對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紀檢機構全覆蓋,讓黨內監督不留死角、沒有空白;重拳整治“裸官”、專項整治超職數配備干部、大力推進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工作,吏治力度和深度不斷加深。
實現共產黨員全覆蓋,從“廉潔從政”擴容到“廉潔自律”,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為黨員干部樹立了正己正人、立德修身的標準;將違紀行為整合為六類、開列違紀行為負面清單,今年起施行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為黨員干部劃定了紀律紅線;從“暫行規定”升格為“條例”,將“失責必問、問責必嚴”作為一條重要原則明確下來,新出臺的《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讓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成為八千多萬黨員的共識。
道私者亂,道法者治。 風勁弓鳴的反腐倡廉力度、滌濁揚清的從嚴治黨成果,不斷在昭示當代中國共產黨人:黨內監督失效,其他監督必然失靈;黨內監督不嚴起來、實起來,全面從嚴治黨就會落空。只有扎緊制度籠子,將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充分結合起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管黨治黨的“寬松軟”。
“因時而變,隨事而制。”圍繞責任設計制度、圍繞制度構建體系,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對加強黨內監督的制度安排,正是全面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生動實踐,對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和實踐創新成果進行了集納,在新的歷史背景下強有力地傳遞出這樣的信息——一個有八千八百萬黨員、四百三十多萬基層黨組織的馬克思主義大黨,始終擁有契合實踐要求、創新制度建設的卓越能力,始終保有自我革新、自我凈化的優良品格。
面向未來,強化黨內監督作為黨的建設重要基礎性工程,將成為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的重要保障
“我們也清醒地看到,雖然黨內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很多得到了有效解決,但一些問題依然存在,一些問題解決得還不徹底,一些問題還可能再冒出來,必須繼續努力,不斷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作風上、制度上防范和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對全面從嚴治黨這場持久戰,習近平總書記的警示深刻而清醒。
“常制不可以待變化,一涂不可以應萬方。”《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的修訂和出臺,正是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結合的一個重要安排,解決黨內突出矛盾和問題的關鍵舉措,深入分析了新形勢下黨的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針對當前黨內政治生活和黨內監督存在的薄弱環節提出了明確措施。
怎么解決黨內監督有章不循、有規不依、有制度不執行的問題?六中全會已經進行了部署:堅決維護黨的領導核心,發揚黨內民主,才能使黨“鐵一樣地鞏固起來”;創新巡視組織與方法,保證件件有著落,才能形成黨紀震懾;抓住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率先垂范、以上率下,才能帶出一支精干純潔的隊伍;加強與群眾監督等“黨外監督”的結合,互相補充、形成合力,才能最大限度凝聚起發展的智慧與力量。
如何結束黨內監督體制不順、覆蓋不全、責任不清現象?《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已經給出了答案:分別就黨的中央組織、黨委(黨組)、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這四類監督主體的監督職責以及相應監督制度做出切實規定,才能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層層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才能使黨內監督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保障,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
制度是規則也是動力。現在,全國各省級公安機關紀委書記(紀檢組長)培訓啟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開啟、各地方紛紛把《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貫徹情況納入專項督查……十八屆六中全會閉幕后鼙鼓聲聲,敲出了“永遠在路上”的節奏感。
“行則將至,做則必成。”一個經歷了南湖煙雨、黃洋炮聲、雄關如鐵、鐘山風雨、南國春潮,在新的歷史方位上繼往開來、筑夢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正在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的探索”,樹立了管黨治黨的里程碑,更劃定了黨內監督的新起點。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黨內監督 從嚴治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