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畫里有話 畫里有話
貴州省惠水縣生殖健康項目里的扶貧之道
從讓我搬遷到我要搬遷
目前,移民新區第一期共有252戶1124人遷入新居,但說到搬遷過程,陳宇說了一個字——難。
記者所到的伙塘村是一個布依族聚居的村落,全村百姓都是布依族。由于地處半山區,土地貧瘠、自然災害頻仍,百姓非常貧困,是貴州省一類貧困村。據該村黨支部書記羅勇華介紹,2015年全村村民人均收入只有1500多元,遠低于國家規定的人均2800元的貧困線。
在伙塘村有個旁良村組,總共13戶,因居住地經常出現山體滑坡,所以需要整體搬遷。但起初絕大多數村民都不同意。
羅小韋就是其中一個。他在幾年前外出打工時摔壞了頸椎,不能再干體力活,兩個孩子都在上學,花費很大,全家只靠媳婦一人,生活十分貧困。可他依然不愿意搬遷。在他看來“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拋下父母留下的老屋和世代耕種的田地,對不起祖宗。駐村干部找他談了幾次都談不攏。
但是縣計生協的努力改變了羅小韋的決定。今年他的大兒子羅白俊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西南政法大學,但是上萬元的學費、住宿費和生活費難住了他。在縣計生協的聯系幫助下,幾家企業為羅白俊提供了5000元的貧困助學金,協會資助500元,加上縣政府獎勵的4000元,難題迎刃而解。
縣計生協利用入戶宣傳生殖健康知識和婚育知識的機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羅小韋最終同意搬遷。為了消除他的后顧之憂,縣計生協還幫他在移民新區一層開了一個小飯館。“現在,我每個月的收入有近4000元,完全能夠供兩個孩子上學,日子也不那么緊巴了。”羅小韋說。
更讓羅小韋高興的是,現在在小區門口就可以看病開藥,特別是他這個頸椎病在門口做康復按摩很方便,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走上一兩個小時到鄉鎮衛生院了。
為了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惠水縣以中國計生協促進少數民族生殖健康項目為抓手,結合醫療精準扶貧工程,對困難少數民族家庭進行重點幫扶。包括根據病種制定“一人一策”的“靶向”治療方案;對需要住院治療的患者,在住院期間給予適當的護理補助,對不需要住院治療的對象實行簽約服務制度,組織醫技人員定期上門服務,費用列入新農合報銷等措施,贏得了百姓的歡迎。
此外,惠水縣衛計局副局長符惠祥介紹,惠水縣還在縣鄉兩級醫療機構按總床位的10%設置了專用脫貧病房,開通綠色通道,患者可以先診療、后結算,實行“一站式”結算服務。
“住上了樓房,看病就醫方便,還能就近解決工作問題,不少村子的貧困戶實地了解了羅小韋、羅健忠等人的情況后,都主動提出要異地搬遷。起初移民新區沒人愿意住,到現在要排隊等號嘍!”符惠祥說。
編輯:梁霄
關鍵詞:惠水縣 健康 生殖 計生 貴州省 探索 貧困 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