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提高糧食經濟效益勢在必行
當前我國糧食領域呈現階段性結構性過剩特征,供給與需求不對稱,個別品種供求失衡。推進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糧食產業轉型發展提質增效,是提升糧食產業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產量實現“十二連增”,預計2016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連續4年超過6億噸。糧食連年豐收、糧源充裕,糧油產品數量充足品種多樣,但還不能適應消費結構升級換代的新要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質量的改善,更加注重糧食產品的營養、健康、綠色、安全。在傳統粗放的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相對低迷,利潤水平下降,有的甚至處于虧損狀態的情況下,一些以多元化、個性化、定制化、品牌化的糧食加工企業發展勢頭較好,經濟效益水平相對較高。
面對市場需求的變化,我國糧食產業發展雖然尚處困境,但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當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我國糧食產業要提高經濟效益,既需要促進糧食產業轉型發展、提質增效,在提升糧食產品市場競爭力上下功夫,也需要在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完善糧食市場運行機制上下功夫。
首先,要積極穩步推進糧食規模化經營。糧食是一種供給彈性大、需求彈性小的商品,當糧食市場價格略有增加時,糧食的供給數量就可能增加很多,而糧食的需求減少較小;反之,當糧食的市場價格略有減少時,糧食的供給數量就可能下降很多,而糧食的需求增加較少。有效解決糧食供給對糧食需求反應滯后的途徑之一,就是糧食產品經營走規模化經營的道路。在生產環節,加強糧食種植基地建設,采取土地入股、生產合作、公司帶動等方式,逐步改變目前一家一戶小農生產的傳統糧食生產經營模式,擴大糧食生產經營規模,提高糧食生產效率,降低單位糧食生產成本。在流通環節,創新完善糧食收儲管理模式,建立糧食收儲烘干加工服務中心,為農民提供及時烘干服務,提高糧食保質保鮮能力。同時,要積極發展糧食的多種經營,創新經營模式,發展“互聯網+糧食”等新業態,引導農業經營主體將產業鏈延伸至農業技術服務、物流、加工、養老和觀光旅游等領域,發展休閑農業和體驗經濟。
其次,要依靠科技創新提升糧食營養品質。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是說糧食的需求出了問題,而是糧食供給的產品不適應消費需求,需要靠科技創新調整結構。通過技術創新,推進“糧頭食尾”的轉化。把“營養、健康,好吃、吃好”作為發展目標,積極促進米面等深加工食品發展,開發豐富多樣的米面產品,滿足人們不同層次的多樣化需求。在糧食產品營養健康品質上下功夫,細化糧食產品類別,減少營養損失,引導健康消費。需要優化工藝參數,合理控制加工精度,樹立健康消費觀念,改變片面追求“精”“細”“白”的過度消費傾向。改進生產工藝,減少稻米拋光次數,淘汰糧食加工業的落后產能。強化源頭管理,加快推進糧食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加強糧食質量安全風險評估與預警體系建設,提高糧食質量安全水平。
第三,要完善糧食市場化運作機制。從國際經驗看,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對糧食產業發展采取了支持保護政策措施,但是糧食市場化改革取向是提高糧食經濟效益、增強競爭力的有效途徑。當前急需解決的就是在完善玉米臨時收儲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小麥、稻谷等口糧價格形成機制。強化市場機制的作用,形成合理的國內外糧食價格聯系機制,改變“稻強米弱”“麥強粉弱”現象。在試點棉花、大豆目標價格的基礎上,探索建立口糧價格與保險、成本、補貼及國際市場價格聯動的國內糧食支持保護政策體系。完善糧食收儲吞吐調節機制,綜合考慮庫存糧食結構、品質和市場需求等情況,靈活運用競價銷售、定向銷售、邀標銷售、輪換銷售等多種方式,合理確定銷售價格,科學安排庫存銷售進度和次序。
當然,糧食市場化運作離不開企業主體。要積極推廣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培育一批集糧食生產、倉儲、物流、加工、貿易于一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突出比較優勢,打造一批“高精尖”專業化企業集團。大力培育領軍型產業集團,形成“走出去”合力,積極參與國際糧食分工和產業鏈再造,提升國際糧食市場競爭力、影響力和話語權。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為國家糧食局糧食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亢 霞)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糧食 綠色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