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不批準逮捕 不意味其無罪
不少人不了解逮捕的強制措施性質,把逮捕作為刑事訴訟的必經程序,把不批準逮捕等同于無罪,造成不少誤解,給檢察工作帶來諸多困惑。
11月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了關于加強偵查監督、維護司法公正情況的報告。曹建明在報告中介紹了檢察機關依法履行審查逮捕、立案監督、偵查活動監督職能的情況,作為一名檢察官,特別對慎重行使逮捕權有強烈感受。
刑事訴訟法規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須經過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人民法院決定,由公安機關執行”,并規定,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逮捕。雖然逮捕不是對刑事犯罪案件做出的終結性結論,但卻是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最嚴厲的、完全剝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所以幾十年來檢察機關一直采取“慎重逮捕”的刑事政策,圍繞“逮捕必要性”開展審查逮捕工作。
近年來,最高人民檢察院與公安部共同制定了關于逮捕社會危險性條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制定實施審查逮捕質量標準,認真履行對逮捕必要性的審查職責,使刑事案件被告人被羈押的比例有所下降。但在現實中,很多人對逮捕存在誤解。例如,一年多以前,江蘇省南京市發生過一起“養母虐待養子案”。養母李征琴虐待、毆打養子致其輕傷,引發輿論廣泛譴責。當南京市高新區公安分局提請南京市浦口區檢察院批準逮捕李征琴時,浦口區檢察院審查認為,李征琴涉嫌故意傷害罪,但無逮捕必要,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這個決定瞬時引發網絡熱議,遭致輿論譴責。
筆者曾經就此寫過一篇文章,題為《關于虐童案不批捕的思考》,指出逮捕僅僅是為了偵查工作需要采取的法定強制措施,并不是對犯罪嫌疑人的偵查或者審查結論。要堅持“少捕、少訴、少殺”的刑事政策,堅持“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訴可不訴的不訴,可殺可不殺的不殺”。尤其對家庭成員之間的犯罪行為,更應謹慎采取強制措施,既有利于家庭矛盾的化解,又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后來,李征琴因故意傷害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今天回顧起來,依然覺得這個案子對認識逮捕必要性問題很有意義。對于不構成逮捕條件的,就需慎重逮捕,要讓每個人在每一個具體的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曹建明透露,2013年以來,檢察機關逮捕后撤案率、不起訴率、無罪判決率分別為0.007%、1.4%和0.016%,不批準逮捕中,有四成是構成犯罪但無社會危險性的。這說明,現實中這四成人壓根就沒必要逮捕。正因為逮捕具有完全剝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嚴厲性質,所以刑事訴訟法規定,必須同時具備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且具有社會危險性這三個條件才能批準逮捕。僅符合前面兩條,而不符合最后一條者,亦不能批準逮捕。這是司法公正的重要環節,也是“無罪推定”賴以施行的重要前提。試問,如果被判決無罪者都被逮捕關押幾個月甚至一年,那“無罪推定”從何談起?
但是,檢察機關嚴格把關,慎重逮捕,也需要社會輿論的認同。像李征琴故意傷害案那樣,因為檢察機關不批準逮捕而遭致社會輿論誤解的案件并非孤例。不少人,包括有些領導干部和司法人員,也不了解逮捕的強制措施性質,把逮捕作為刑事訴訟的必經程序,把不批準逮捕等同于無罪,造成不少誤解,給檢察工作帶來了困惑。所以,向公眾普及法律知識,宣傳慎重逮捕的理念,形成保護公民和訴訟參與人合法權益的共同認識,十分必要。曹建明檢察長專題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報告,其中用意之一恐怕就在這里。□勞月(檢察官)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刑事訴訟 檢查 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