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仰望不朽的精神豐碑
用理想之光照亮奮斗之路,用信仰之力開創美好未來。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的“英雄史詩 不朽豐碑——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是中央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系列重大紀念活動中,與群眾見面最早的一項,持續時間長,受眾面廣,社會關注度高。展覽由原定的10月31日結束,延長至11月6日,以滿足廣大觀眾的參觀需求。
從9月24日正式接待觀眾至11月6日,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吸引了社會各界群眾的關注。據統計,觀眾總數達526876人,平均每天11709人,最高單日觀眾量為10月28日的32715人。
深挖內涵,銘記長征精神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主題展以時間為順序編排內容,以重要戰役戰斗、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為主體,設計了“戰略轉移踏征程”等6個主體部分。
展覽運用大量歷史圖片和珍貴文物,精心遴選“七根火柴”“金色魚鉤”“皮帶的故事”等30個經典長征故事,展示了紅軍將士“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堅定信念和英雄氣概。突出設置“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長征路”部分,深刻詮釋長征精神的深遠指導意義和巨大時代價值,鼓舞激勵廣大干部群眾和部隊官兵攻堅克難、接續奮斗。
在紅軍戰士過草地吃剩的皮帶、挖野菜割皮帶時使用的刀具面前,“時代楷模”、義務為國守邊防的魏德友久久佇立,仔細端詳,“不叫苦,不叫累,跟黨走,聽黨話”,老人用簡潔有力的話語說出了這些紅軍指戰員最可愛、最閃光的精神。公務員張軍偉駐足良久,他告訴記者,自己給7歲的兒子講半截皮帶的故事時,兒子非常驚奇皮帶竟然能吃,“有機會的話我一定帶兒子重走長征路,讓他深刻體會這次人類精神和意志的偉大遠征。”
剛來中國僅2周的羅馬尼亞研究生艾德里安·布扎圖在參觀結束時還站在長征路線圖前和同行的伙伴討論,“我原來一直沒搞清楚長征與北上抗日的關系,這次展覽我明白了,長征為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敗日本侵略者迎來了陽光。”帶隊老師笑著提醒說“曙光”更準確,“對,曙光!”艾德里安凝視著路線圖上的軌跡。
精心呈現,強化參觀帶入感
在場地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展覽綜合運用主題雕塑、大型景觀、油畫插畫和音視頻、組合照等形式,努力達到多維立體呈現的展陳效果,強化觀眾參觀的“帶入感”。
展示藝術品45件,其中經典油畫、雕塑等28件,新創作油畫雕塑等5件,提升展覽藝術感染力。精心設計“遵義會議”“飛奪瀘定橋”“過雪山草地”等5處大型主題景觀,模擬歷史環境氛圍,強化觀眾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參觀體驗,努力提升展覽的沖擊力和感染力。
65歲的李柏林已經看了兩遍展覽,“革命理想高于天,長征是中華民族和人類的豐碑。我計劃帶小外孫也來看這個展覽。”李柏林深有感觸地說。參觀完展覽,李柏林還在留言簿上寫道,“我們中華民族仍在長征路上,必須發揚長征精神,開拓前進!”
約旦女孩艾尼塞·愛貝塔來中國已經9年了,正在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讀博士后的她是個“中國通”。艾尼塞在插畫《大銅鍋的故事》前,駐足良久。“一個連隊的炊事班的9個人在過草地時先后犧牲,連里的其他戰士卻沒有因饑餓而減員,他們的戰友情真了不起!”艾尼塞說著豎起了大拇指。
初心不泯,走好新的長征路
在2000平方米展陳廳內,共展出照片275張,文物252件,其中國家一級品33件。在紅軍歷經千難萬險從瑞金一直帶到了陜北的“中革軍委”鋼印前,方志敏烈士長孫方華清感慨:“紅軍一路走來不容易!向偉大的中國工農紅軍全體將士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國慶假期期間,近6萬人參觀了展覽,假期單日最多觀眾達9940人。到北京經商的趙治勛說:“我來自于革命老區江西吉安,如今家鄉正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這都得益于黨的領導和家鄉人民不屈不撓的精神,和長征精神一脈相承。”
北京市霍營街道龍錦苑一區居委會組織了社區“小衛士”家庭50人來參觀,組織活動的社會工作者趙桂華看著孩子們對長征展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十分欣慰:“讓孩子們感受歷史,接受紅色教育,培養他們愛國、愛家的責任意識,非常重要。”
翻開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主題展厚厚的留言簿,一首首觀眾親筆書寫的詩篇更是傳遞著長征精神帶來的精神砥礪。保安李振國寫道:“鐵血丹心破長空,驚天豪情起蛟龍。長征路上艱難苦,緬懷先輩記心中。” 退休干部石效武在留言簿上寫下“《西江月》觀‘不朽豐碑’有感:久住陜甘圣地,未瞻贛閩搖籃。回眸萬水與千山,不禁深深慨嘆。昔日信心堅定,如今物質豐繁。八十年后更揚帆,國力為咱壯膽!”軍人雷瑩深情緬懷了革命先烈:“父輩長征,豐碑永恒。雪山草地,生命踐行。丹心日月,浩氣乾坤。銘志不忘,紅色傳承。”
《 人民日報 》( 2016年11月07日 06 版)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長征 精神 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