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參考 參考

建設“健康中國”的“防”字訣

2016年11月07日 15:57 | 作者:于子茹 |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新華網北京11月7日電(于子茹)人們常認為“處理健康問題是醫療機構的事”。日前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明確,把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針對生活行為方式、生產生活環境以及醫療衛生服務等健康影響因素”,“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減少疾病發生”,以“預防為主”。那么,我們如何做好“防”字決?

防病從口入,捍衛舌尖上的安全

常言道,病從口入。維系國民健康的重要關口必然是食品安全。

早些年,毒大米、地溝油、毒奶粉等事件的出現,凸顯了當時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的嚴峻性。學界認為,食品安全問題原因多樣,但其一個共性原因在于違法成本低,難以形成震懾效果,因此有學者呼吁在立法層面建立最嚴處罰制度。

食品安全無小事。為進一步捍衛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新食品安全法做了許多新的調整,譬如加大了對食品領域違法者的處罰。

新法的頒布實施是食品安全領域的一大進步,但現實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與隱患仍有待進一步解決與封堵。

例如,央視曾曝光的“幽靈餐館”。媒體調查發現,這些網上餐館所標示的執照名稱和地址是別人的,導致相關部門監管困難。無法監管,又何談處罰。對此,有學者建議,需多部門協作,避免“九龍治水”。

與線上食品安全形勢相比,線下鄉村地區卻面臨更嚴峻的問題。有媒體報道顯示,鄉村地區正以驚人的速度成為問題食品的“卸貨場”。過期食品翻新登場、假冒偽劣食品扎堆橫行,一些在大城市里幾乎無處遁形的問題食品,卻在農村市場上明目張膽地銷售。

這些現狀也正是《綱要》所關注的重點。其中,《綱要》明確提出,建立食用農產品全程追溯協作機制,完善統一權威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建立職業化檢查員隊伍,加強檢驗檢測能力建設,強化日常監督檢查,擴大產品抽檢覆蓋面。“以農村和基層為重點”、“強化跨部門協作”在《綱要》中均有提及。

防環境污染,為“健康中國”打造綠水青山

改善環境質量,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是健康中國建設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環境污染引發公眾高度關注。

面對嚴峻的環境問題,政府不斷加強環境治理的力度。特別是今年以來,中央環保督察組在河北等多省份開展環保督察工作,大力整治了環境污染的“疑難雜癥”,有效遏制了環境違法行為,有力地震懾了違法排污者。

2013年、2015年、2016年,國務院相繼出臺“大氣十條”、“水十條”和“土十條”,全面打響大氣、水、土壤污染的三大環保戰役。

《綱要》明確提出要有效控制影響健康的生態和社會環境危險因素,到2030年有利于健康的生產生活環境基本形成等,并將環境指標納入健康中國建設主要指標。

不僅如此,《綱要》還明確提出加強影響健康的環境問題治理,包括深入開展大氣、水、土壤等污染治理,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建立健全環境與健康監測、調查和風險評估制度等,切實解決影響廣大人民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防因勞成疾,拒絕“亞健康”

安全的飲食,優美的環境,并不意味能完全將危害健康的因素防患于未然。由于人們生活方式、不良工作生活習慣等健康風險因素不斷增加,新的健康影響因素不斷出現。

“如今熬夜、抽煙、喝酒等長期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使往常老年人群易患的心血管疾病悄悄出現在不少青壯年身上。很多白領長時間超負荷工作,導致身體處于虛虧狀態,外加連續熬夜的勞累,過度疲勞,會造成心血管功能紊亂,增加猝死的可能性。”醫學博士潘宏偉說表示。

對這種情況,醫生開出的藥方是少熬夜,多運動。2014年國家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和今年印發的《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將全民健身上升到國家戰略,倡導群眾提高意識、增加體育鍛煉。

《綱要》明確提出,針對生活行為方式、生產生活環境以及醫療衛生服務等健康影響因素,堅持政府主導與調動社會、個人的積極性相結合,推動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落實預防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減少疾病發生。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健康 食品 安全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站 | 亚洲A∨电影免费在线 | 日韩一级在线视频一区 |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看线人动作大片 | 婷婷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 | 午夜性色福利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