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多方著力保障支付安全

2016年11月02日 09:24 | 作者:楊濤 | 來源:廣州日報
分享到: 

為了更好地防范支付欺詐、保障支付安全,需要各方主體通力合作,構建更高效的支付產業“防火鏈”。

日前,關于ATM“轉賬延時”的討論引起各方熱議,起因是為了應對日益嚴重的資金詐騙活動,央行出臺相關規定,針對防騙意識相對薄弱、更喜歡用ATM的人群,而采取了相應措施。

我們看到,該項措施具有過渡性特征,也是監管者為了增加一些應對詐騙活動的手段。在現實中,各種小額支付手段不斷出現,但是在支付效率與安全之間,始終就如一個“蹺蹺板”,難以把握好平衡點。如今新興網絡支付、移動支付工具逐漸盛行,相關的安全問題值得高度重視。由于新規對于ATM之外的支付模式并沒有影響,所以后者顯然也需要在新形勢下,深入思考如何加強消費者保護。從某種意義上說,金融活動與支付交易并非越快越好,增加消費者對支付實時程度的自主選擇或許是可行探索。

在加強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大趨勢下,對選擇各類支付服務的消費者更需加以關注。“轉賬延時”根本上看屬于“堵”的措施,還需要更多“疏堵結合”政策。例如,一方面,需從技術和制度上不斷加強對詐騙犯罪分子的制約措施,如在合法合規和落實實名制等前提下,強化對賬戶資金的監測和追蹤能力,并且加大對相關犯罪活動的懲治力度。另一方面,消費者的知識普及與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在與新興電子支付相關的諸多情況下,消費者都是因為不熟悉支付知識而輕易上當受騙,如許多二維碼支付中的欺詐就是由此發生。

當然,伴隨支付技術的進步,表面上看似乎風險在加大,但實際上也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如ATM作為傳統電子支付渠道,現在也成為犯罪分子常用的手段。工行外部欺詐風險信息系統自2013年投產以來,攔截電信詐騙100238起,其中ATM等渠道就有33023起。眾多數據與研究表明,新技術對解決電子支付安全來說仍然作用重大,整體上對于支付體系完善來說,利遠大于弊。

最后,在大數據技術的驅動下,一個新的大零售支付時代逐漸來臨,整個支付產業鏈的不同主體,更多應著眼于合作共贏而非簡單對抗,從而打造零售支付的生態體系。在其中,為了更好地防范支付欺詐、保障支付安全,同樣需要各方主體通力合作,監管部門、行業協會、銀行、電信運營商、非銀行支付機構、軟硬件廠商等,應該也完全能夠構建更高效的支付產業“防火鏈”,對于各類新型欺詐活動,實施事先、事中、事后的應對與控制。(楊濤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支付 銀行 ATM 詐騙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福利H动漫在线播放 |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成久久一本网 | 亚洲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