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開創治國理政新境界——從全面從嚴治黨看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全黨上下只有牢記黨的宗旨,確保黨的作風好、精神面貌好、領導堅強有力,才能更好地解決貧富差距拉大等新矛盾、生態環境惡化等新問題,實現“五位一體”全面發展,帶領人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在全面深化改革大潮前,我們黨只有始終保持先進性,沖破思想觀念束縛,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氣和胸懷,才能把握改革的方向,推動實現改革各項目標,保證改革不走神、不走題、不走樣,有定力、有合力、有活力。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上,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只有在模范遵守國家法律的同時,按照黨規黨紀以更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人民當家做主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
正如十八屆六中全會在總結我們黨的歷史經驗、分析全面從嚴治黨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時提出的那樣:“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
這是一場永不停歇的趕考——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就要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彰顯法治的精神、創新的意識、為民的情懷、改革的辦法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輿論普遍認為,這將為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提供根本遵循,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依規治黨,是我們黨在全面依法治國大格局下管黨治黨的重要舉措——
“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對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進行了明確闡述。
黨的十八大以來,依法依規管黨治黨的力度不斷加大:出臺《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為全黨樹立了道德高線和紀律底線;出臺《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構建科學有效的選人用人機制;出臺《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試行)》,推動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機制……
紀在法前,紀嚴于法。紀法分開,又在內涵與實踐上統一于依法治國的實踐當中。
“依紀依規治黨,既要完善黨內法規制定的體制機制,形成配套完備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也要注重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的銜接和協調,提高黨內法規執行力,運用黨內法規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落到實處,促進黨員、干部帶頭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說。
作風建設,是我們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筑牢宗旨意識的關鍵一著——
金秋時節,河北新河申家莊村,千畝連片葡萄園碩果累累。
6年前,這里破敗不堪,盜竊頻發,村民矛盾不斷。長年在外做生意的史鳳水在村民邀請下回來擔任村支書。
面對眼前的困難,史鳳水從抓基層黨組織開始,一改渙散的干部狀態,把黨的領導融入生產隊,大力發展果品種植專業合作社,引導農戶走上“支部+合作社+社員”的農業產業化發展之路,迅速帶領全村脫貧致富。
把脫貧攻堅作為作風建設的“試金石”,把基層一線作為為民服務的“主戰場”,把百姓口碑作為黨績政績的“金標準”……黨的十八大以來,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再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央堅持把作風建設與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結合起來,使黨員在帶領群眾脫貧奔小康過程中不斷筑牢宗旨意識。
編輯:秦云
關鍵詞:全面從嚴治黨 四個全面 十八屆六中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