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舉報信奇葩,就可以泄露了?
9月11日,廣西南寧的謝先生,因看到超市銷售的旺旺雪餅包裝袋正面顯著位置用較大字體標著“天天吃旺旺 運氣會旺哦”的廣告語,便買了一袋單價5元的雪餅。可是吃了雪餅并沒轉運,一氣之下,謝先生寫了封實名投訴舉報函。詭異的是,9月23日,謝先生居然在某微信群里看到了他寄給南寧市江南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這封舉報函,落款處姓名、電話等信息竟然都沒打馬賽克。為了給自己討個說法,他開始了維權之路。(10月26日《中國青年報》)
“舉報信”被泄露了的謝先生,連帶著姓名、電話等一系列個人信息,也一同被曝曬在了網絡之上。隨之而來的一連串的惡意騷擾與冷嘲熱諷,顯然已經讓當事人不勝其擾。由此,原本喜感十足的所謂“奇葩舉報”事件,儼然變成一起集體施害的鬧劇。而作為無辜躺槍的主人公,謝先生至今卻仍不知道“是誰泄露了舉報信”。既然如此,所謂的維權當然也就無從談起……舉報人淪為受害者的劇情,在網絡輿論的一片戲謔調侃中,又一次狗血上演。
如今,在網絡上廣泛流傳的,乃是謝先生寄給南寧市江南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舉報函。據此懷疑是“該局泄露了舉報信”,可謂是合情合理的猜想。為了回應質疑,當地食藥監局據說展開了一番內部調查,并最終以“查無實據”為由單方面宣布清白。然而眾所周知的是,這一系列自查自糾、自我脫罪的套路毫無說服力可言,不僅無法撇清責任,反倒會加劇非議。作為最直接的“被懷疑對象”,總歸不該這般輕易就脫身才是。
誰泄露了謝先生的舉報信?又會否為此展開正式調查?這顯然取決于職能部門對此事的定性。如果僅僅只是將其當成一起滑稽趣聞的衍生風波,此事多半會不了了之;然而,倘若將之看成是“泄露舉報人信息”的典型案例,那么就必須得認真調查,嚴肅問責了。通過此事,我們有必要再次重申一個共識:那就是對于舉報人的保護,理當是一種無條件的、無差別的“保護”。這意味著,不論舉報人的身份、舉報信的內容如何,都“嚴禁泄露相關信息”。
將舉報信作為笑料分享到網絡,這一輕率而幼稚的舉動一方面表明,某些經辦人員對于所謂“保護舉報人”尚無系統準確的認識,而總是隨主觀喜好選擇性地執行保密條款;另一方面也說明,整個行政辦事流程在制度設計環節存在漏洞,遠遠未能梳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技術手段和業務規范來防止泄密——怎樣實現“不想泄密”、“不能泄密”?這些,都有待于相關部門在今后的履職過程中慢慢尋找答案。
當然了,對于本案謝先生來說,其最迫切的訴求,還在于查處元兇、尋求補償。之于此,最有效的方式,或許還是通過民事訴訟或行政訴訟的方式維權。梳理其中法律關系,我們無疑應該明確兩點基本事實:其一,泄露“舉報信”,此類通過非正式渠道發布降低公民個人聲譽內容的做法,已然涉嫌侵犯個人名譽權;其二,本案理應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原則,被懷疑泄密的食藥監局若不能拿出證據證明自己無過錯,則必須承擔起相應責任。
我們期待著,本案的后續走向,能為類似事件確立起正確的示范。(然玉)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奇葩 舉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