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藝術品作假風波愈演愈烈 韓國出臺新法律整治

2016年10月26日 14:11 | 來源:庫藝術
分享到: 

今年夏天的李禹煥(Lee Ufan)偽作風波引起了韓國政府的高度重視。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正計劃頒布新規,規定畫廊及拍賣所在進行藝術品交易時須獲得有效證件,且保管所有已交易藝術品的交易記錄,獨立經銷商則必須在從事商業活動前向文化部報告。無證買賣藝術品將最高面臨5年監禁及4.4萬美元罰款。此外,文化部還將建立藝術鑒定機構,為涉嫌偽作案提供調查支持。新規預計將于明年8月起實行。


新法律將要求畫廊、拍賣行和供應商申請營業許可證。當事機構還必須保存每一筆交易的詳細記錄,同時提交防偽計劃書以及代理藝術家名單。拍賣行必須達到一定標準,比如有專業拍賣師,有實體工作地點,以及擁有資產達18萬美元以上。對于不符合標準的機構,政府會處以罰金或吊銷其營業執照。對于制造贗品行為,將處以五年以下監禁或4.5萬美金以下罰款。韓國政府計劃于2017年通過該項法案。

文化部還提議組建專門針對藝術品造假的警力部門,建立由研究人員和鑒定師組成的官方機構,負責藝術品鑒定。“該機構不會變成政府機構,而是公共機構,將致力于提高韓國藝術品鑒定技術水平,并協助調查和審理與贗品相關的案件,”文化部副部長Jung Kwan-joo說。

李禹煥(Lee Ufan)李禹煥(Lee Ufan)

1月初,連續10年蟬聯韓國個人藝術品拍賣榜首、韓國單色畫、“物派”領軍人物李禹煥的假畫事件,在行內外引起了不小的風波。風波持續至今,已過6個月,起初疑似偽作的13件畫作,也隨著事件的發展得到了南轅北轍的答案——藝術家(李禹煥)“真”;鑒定機構(國際藝術與科學研究所)與韓國警方“假”。

李禹煥的假畫事件:

去年夏天,首爾警方接到舉報稱2012年到2013年間有很多李禹煥作品的偽作在畫廊中流通,隨即警方展開了全面調查。警方懷疑現年66歲的藝術商人Hyeon有偽造李禹煥作品并進行流通的嫌疑。4月,嫌疑人Hyeon在逃亡日本期間被日本警方逮捕,并在次月被遣送回韓國。6月2日,在經過韓國司法鑒定和民間藝術專家鑒定后,韓國警方認定:包括去年12月,韓國畫廊協會在韓國第二大拍賣行K-Auction上,以4.9億韓元(約合260萬RMB)購得李禹煥的《FromPoint No。 780217》在內的13幅品均為偽作。鑒定機構之一的“國際藝術與科學研究所”研究所總監ChoiMyung-yoon更表示“這些作品的仿造痕跡很重,帆布是故意做舊的,畫框也特別使用了顯舊的顏色”。13件偽作的鑒定結果炸翻了韓國藝術圈,而藝術家本人也不可避免的被卷入這場風波中。李禹煥也發言表示,由于警方在沒有咨詢他本人的情況下就對調查下了定論,他感到很不滿。為此,6月他從巴黎返回首爾前往警局查驗作品,并希望警方推遲兩天再作最終裁決。

真假反轉

6月28日,首爾中央區法院對涉嫌流通李禹煥偽作的Hyeon進行了一審。法庭上Hyeon承認偽造了李禹煥的作品并進行出售流通,同時表示“接受處罰”。

Hyeon坦白稱,自己與另一名畫作負責人李某(39歲)一同在京畿南楊州市的工作室制作了50多件贗品。他們在贗品上用1978、1979年的作品加入假簽名和序列號,并制作偽造了檢驗報告。然后他們以鐘路區某畫廊等地為據點,把贗品轉交給日本收藏家或中間商。在2012年,他們便把附有李畫家親筆確認書的一幅畫以4億韓元的價格賣給了某個人收藏家。在警方提出的4幅“確實是贗品”中有一幅就是該作品……

但隨后,最近事情卻有了驚人的反轉,李禹煥本人公開聲明,13幅疑似偽作的作品均為真跡,這與警方調查了整整一年的結果完全相反。6月29日,李禹煥更帶著自己的兩本作品圖錄和一個放大鏡再次出現在首爾警察局。4個小時后,李禹煥從警局出來并聲稱作品毫無疑問是真跡。“我認為每一幅畫都沒有任何問題,無論是畫作呈現的氣息、節奏韻律還是我習慣筆觸下的色彩。”他還補充道:“藝術家能夠一眼就認出來自己的作品。”不僅如此,6月30日,李禹煥為此在首爾威斯汀酒店舉行的一場新聞發布會。會上,80高齡的李禹煥表示:“警方曾經嘗試說服我承認在Hyeon先生所供認的作品中至少有四幅偽作,從而達成和解,但是我拒絕了。”

20世紀70年代后期李禹煥成為知名畫家,為了滿足畫廊等的要求,李某在2年內創造了數百余件畫作。由于那時產量高、管理不嚴等情況,對于造假犯來說沒有比這更好的目標了。正如李禹煥在新聞發布會所說:“1978年、1979年瘋狂作畫之際,每月可以畫30~40幅。即使做了展覽但沒有登載在圖錄上的作品也有很多。出售給了畫廊沒有拿到錢而不知去向的情況也不少。自己沒有親自加入簽名或序列號、交由畫廊負責的事情頻繁發生。”

各方評論

韓國美術界分析稱,李禹煥不顧警方的舉證依舊主張“無條件真品”,是因為他被自己的親筆確認書束縛住了手腳。通常贗品風波以畫廊重新買入畫作的方式默默地處理而不為人熟知,但受理李禹煥作品的畫廊卻選擇了發放親筆確認書的方式去回應。

韓國藝術綜合學校教授安癸喆表示:“收藏家們僅對極少數人氣作家的作品感興趣,購買美術品的目的偏重于投資和自我炫耀。”因此,畫廊為適應市場需求不僅在流通過程中沒有過濾贗品,流通本身還制造了贗品。

某美術評論家表示,“個人收藏家們即使經歷了贗品交易在多數情況下也當作沒有看見,默認。”也就是說,一邊把數億韓元的畫作當作愛好進行收集,一邊卻無視“部分錯誤”。因為追究那些已經交易畫作是一件及其麻煩的事情,而且沒無利可圖。

一所公立美術館的前任館長表示,“不久前韓國數一數二的美術館以為收集到了某個藏家數十年中都沒有拿出倉庫的知名作品。最后通過電話確認,卻得到了‘作品始終在倉庫中,沒有運出過’的回答。雖然向美術館立即撤下了作品,但對于該贗品如何被處理卻不得而知。”

后續影響

李禹煥將很難逃避對于那些發放親筆確認書的畫作的真偽判定錯誤的責任。其長期以來好不容易積累的名望和信賴度將遭受無法挽回的致命打擊。他自己表示,“在海外交易中已經受到相當沉重的打擊。”可以預見,曾經壟斷李禹煥作品的畫廊將接二連三地接受“顧客”們的抗議。

李禹煥

李禹煥,1936年出生于韓國慶南山區,1956年從漢城大學美術學院退學并移居日本,進入日本大學哲學專業,同時還學習了日本畫。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之交,日本出現了被稱為“物派”的重要藝術現象。李禹煥的藝術觀指導與推動“物派”的活動,對“物派”理論的形成起到決定性作用,他由此成為“物派”群體的中心人物。從1968年到1972年,“物派”的存在僅有短短五年的時間。

2014年以1369.2萬港幣成交的《源于線Oil and mineral pigment on canvas》“物派”結束之后,李禹煥的藝術創作開始逐漸轉向平面繪畫。1974年,他創作了最具代表性的繪畫系列作品“從點開始”與“從線開始”,用蘸著顏料的畫筆,工工整整地畫出一道道線條,并且一直在重復這個過程,直到顏料耗盡,讓畫面呈現出從有到無,從無到有的漸變效果。其1975年作的單色繪畫作品《源于線Oil and mineral pigment oncanvas》在2014年以1369.2萬港幣成交;而今年在香港蘇富比春拍中其1977年所作《從點鏡框礦物顏料及膠水畫布》也以1028萬港幣成交。

編輯:陳佳

關鍵詞:藝術品作假風波 愈演愈烈 韓國出臺 新法律整治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宅男一区二区电影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福利 | 亚洲国产手机电影在 | 亚洲日韩欧美黑人专区 | 中文字幕第63久久 |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