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廣州市民政局數據顯示,2014年廣州60歲以上流動人口超13萬, 多為幫兒女照顧孫輩的外鄉老人
【故事】
1
牽掛!
老漂的“新分居”時代
總是想回家 心里像貓抓
四年前,30歲的女兒懷孕了,58歲的劉女士在單位辦了內退,從四川趕來廣州照顧女兒、帶孫子,在廣州一住就是四年。終于盼到和女兒一起生活,可劉女士心里卻不是個滋味。
“心里總像是有貓在抓,特別想回老家。”剛來廣州時,劉女士覺得很快樂,女兒女婿帶她逛廣州游珠江,她興奮地參觀著女兒定居的大城市,但很快,這種興奮就變成了無聊和落寞。“有時候一天都和別人說不到幾句話。”劉女士說,自己鄉音重,在小區遛娃時跟人聊天很費勁,別人往往聽不懂她在說什么,這讓她很沮喪。
自從有了微信之后,劉女士經常和老家的朋友視頻聊天,往往一聊就是個把小時,她說,雖然在廣州也認識了幾個新朋友,但總感覺生分,還是和老家處了大半輩子的朋友聊得來。
語言不通,沒有朋友,女兒女婿工作又很忙,這讓劉女士陷入孤獨,人都說“年少夫妻老來伴”,來廣州的這幾年,劉女士對這句話算是有了深刻體會。
劉女士老伴上有90歲老母親要照顧,不能和她一起來廣州,老兩口不得不過上了“異地分居”生活。“以前一起過日子吧,沒覺得誰離不了誰。”這幾年,劉女士和老伴每年相聚的時間才個把月,結婚三十多年,老兩口從來沒有這么分開過。
在廣州,劉女士總惦記家里的老伴,劉女士就像是“候鳥”,每年在四川老家和廣州之間遷徙,“在廣州,就操心家里的老頭兒,怕他吃不好穿不好,怕他生病了自己扛不告訴我們。”一回到四川老家,劉女士對廣州的小孫子又是想得不行。
對于一輩子沒離開過四川老家的劉女士來說,這是一種陌生的體驗,“有時候特別想回去住上幾個月,但娃離不了人,想把娃帶回去養,女兒女婿又不同意”。
編輯:梁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