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看點 看點

廣州規范住房市場信披 房產中介將持“信用卡”上崗

2016年10月18日 13:36 |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據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網站消息,廣州市近日公布關于《廣州市房地產中介信用管理規定(意見稿)》,將為房地產中介機構建立信用檔案,房地產中介從業人員在提供中介服務時必須佩戴信用記錄卡,以便購房者查詢和監督。

《意見稿》提出,加強房地產中介信用管理,保障交易當事人合法權益,建立覆蓋全市范圍內的網絡監管平臺。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將為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和房地產中介從業人員辦理信用信息卡。卡內信息包括機構名稱、經營地址、人員名稱、照片、二維碼等信息。

《意見稿》要求,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及其分支機構應當在固定服務場所顯著位置公示信用信息卡,房地產中介從業人員在提供中介服務時,應當佩戴本人的信用信息卡,方便市民隨時查詢。

《意見稿》指出,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將建立房地產中介信用“黑名單”制度,將房地產中介機構和房地產中介從業人員的失信行為予以公示。同時,還將建立公共信用信息交換與共享機制,將房地產中介信用網絡監管平臺相關信息開放給其他相關政府部門、銀行、行業協會等單位。

以下為《意見稿》全文:

附件

廣州市房地產中介信用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促進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市場和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加強信用管理,保障交易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國務院關于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國發〔2014〕21號),《廣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廣州市房屋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等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房地產中介機構和中介從業人員的信用管理,適用本辦法。

本市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和房地產中介從業人員信用管理,包括信用檔案建立、信用信息收集、公示和使用等。

第三條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負責按照本規定組織本市房地產中介信用管理工作,建立網絡監管平臺。市房屋交易監管中心負責具體工作。

各區房地產主管部門按照屬地原則負責本轄區內房地產中介信用管理工作。

第四條 信用管理工作應當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及時、準確的原則。

第五條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應當建立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和房地產中介從業人員信用檔案。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設立分支機構的,對總機構及其分支機構應當分別建立信用檔案。

本規定所稱信用檔案是指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根據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房地產中介從業人員的基本情況、經營信息、服務行為等,以及相關行政管理部門監管情況、社會監督等形成的機構和人員信用檔案。

第六條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應當為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和房地產中介從業人員辦理信用信息卡。機構信用信息卡記載機構名稱、經營地址、二維碼等信息;人員信用信息卡記載人員名稱、照片、二維碼等信息,以便市民監督和查詢。

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及其分支機構應當在固定服務場所顯著位置公示信用信息卡,房地產中介從業人員在提供中介服務時應當佩戴本人的信用信息卡,市民可以通過掃描信用信息卡上的二維碼查詢到機構或人員的信用信息。

第七條 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領取信用信息卡時,應當向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提供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公司章程、管理制度及服務規范、從業人員等資料,以便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建立信用檔案。

房地產中介從業人員的信用信息卡由所在的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負責領取,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應當向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提供人員照片、身份信息、聘用合同、學歷證書、從業經歷、水平評價情況等資料。

第八條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通過基本信息錄入、交易記錄和評價、市場巡查、媒體監督、群眾舉報等多種渠道,收集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及房地產中介從業人員信用信息,中介服務機構及從業人員應當配合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如實提供相關信息。

第九條 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基本情況信息包括機構名稱、組織機構代碼、信用信息卡號、備案時間、經營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聯系方式、投訴渠道、從業經歷、中介服務內容、服務承諾等。

房地產中介從業人員基本情況信息包括人員姓名、身份信息、性別、學歷、信用信息卡號、備案時間、水平評價情況、聯系電話、所在中介服務機構名稱、從業經歷、工作職責等。

第十條 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和房地產中介從業人員經營信息包括發布房源、促成買賣或租賃成交、代辦手續、市場研究或策劃、網簽買賣合同、報送租賃信息、推薦使用廣州市房屋買賣中介服務合同示范文本的情況等。

上述信息數據應通過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行政管理部門的網絡監管平臺提取。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網絡監管平臺開通交易當事人評價渠道,交易當事人通過房地產中介機構和從業人員達成一宗房地產交易的,可憑該宗交易的合同號,進入交易評價模塊對該房地產中介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服務進行評價。

存量房交易當事人評價信息,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性別、聯系電話、買賣或租賃合同信息、提供房地產中介服務的機構名稱及從業人員姓名、評價結果等。

第十一條 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和房地產中介從業人員監管信息包括:

(一)市、區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部門在日常巡查、專項檢查、重點檢查中發現的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或房地產中介從業人員的違法違規行為,包括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違法時間、違法事由、情節、處理結果等;

(二)其他行政管理部門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發現的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或房地產中介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

(三)市民、社會團體、機構等投訴舉報信息,包括涉案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的名稱、房地產中介從業人員的姓名、投訴事由、調查核實情況、處理結果等;

(四)媒體監督,包括媒體曝光的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名稱、從業人員的姓名、曝光事由、調查核實情況、處理結果等;

(五)違反行業自律信息,包括違反行業自律規范的事由、處理結果等情況。

(六)其他監管信息。

第十二條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開展信用檔案信息記錄工作,應當依法、準確、如實記載信息資料,信息資料的更改、變更和撤銷應當符合該信息記錄時的依據標準。

第十三條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對房地產中介機構和房地產中介從業人員的信用信息進行收集,并將信息進行公示。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可以通過媒體、網絡、中介服務機構店鋪等發布信用信息情況,方便市民查詢。

第十四條 市房地產中介協會可以依據本規定制定相應的評分細則,對房地產中介機構和房地產中介從業人員進行分級評分,并將分級評分情況予以公示。

第十五條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應當建立房地產中介信用“黑名單”制度,將房地產中介機構和房地產中介從業人員的失信行為予以公示。

第十六條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應建立公共信用信息交換與共享機制,將房地產中介信用網絡監管平臺相關信息開放給其他相關政府部門、銀行、行業協會等單位。

第十七條 當事人對有關信用信息有異議的,可實名向市、區房地產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異議。市、區房地產主管部門經核查,異議成立的,應當及時更正,消除影響;異議不成立的,應當于5個工作日內書面告知申請人。

第十八條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在房地產信用管理工作中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 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實施,有效期5年。有效期屆滿,根據實施情況依法評估修訂。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房地產 中介 信息 信用 住房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产日韩亚洲欧美综合在线 | 曰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线码 | 亚洲第一在线视频中文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 日本国产中文字幕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