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北京官方首發海綿城市解讀 城市副中心將率先建設
北京海綿城市規劃格局示意圖
一座城市應對雨水最好的辦法就是“小雨蓄起來,中雨排出去,大雨別成災”,將蓄存的水充分加以利用讓城市更加安全、生態和清潔,因此,“海綿城市”應運而生。究竟海綿城市如何建設?昨天,市規劃國土委首次發布首都海綿城市解讀,通州區和延慶區將作為先行示范區,分別結合城市副中心和世園會,建設平原以及山前海綿城市。未來,本市將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
老舊小區和棚戶區改造要考核“海綿”能力
“海綿城市”,即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態系統功能和減少城市洪澇災害的發生。
本市的“海綿城市”要如何建設?建設海綿城市要有“海綿體”,城市海綿體既包括河湖等水系,也包括綠地、花園、可滲透路面等城市配套設施,所以除了山區保護、河湖水系治理、蓄滯洪區的建設,建設海綿城市還包括公園綠地建設、道路廣場以及建筑小區的改造等。
除此之外,在建筑小區方面,市規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建區域將全部按照地方標準的要求建設雨水控制利用小區,還將與市重大辦“十三五”時期老舊小區改造和棚戶區改造計劃結合,把雨水控制利用作為項目內容之一,進行重點考核。
通州、延慶先行試點建設
按照規劃,本市的海綿城市建設將率先在通州區和延慶區進行試點,通州將結合副中心建設,按照高水平標準建設要求,建設平原海綿城市,延慶則將結合世園會建設,按照生態文明新典范建設要求,建設山區海綿城市。據了解,通州區海綿城市建設已經進入規劃階段,將充分利用通州五河交匯的特點,重視“生態道路”及“綠色建筑”這兩種“海綿體”建設,設計中也會注重通州特色,加強與通州歷史文脈結合。
規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建設海綿城市的目標是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的20%面積實現70%雨水就地消納,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的80%面積實現70%雨水就地消納。
樣本
西郊砂石坑 汛時蓄洪閑時生態公園
在北京海綿城市的建設中,西郊砂石坑蓄洪工程是一處典型案例。目前該工程正在等待最后的驗收。在汛期,西郊砂石坑承擔著蓄滯西山洪水不讓其入城的任務;而在非汛期,則變身為生態公園。在正式對外開放后,西郊砂石坑的名字也將變得“洋氣”起來,稱為“晉元濱水公園”。
西郊砂石坑,位于田村山南路北側。上世紀90年代中期,砂石坑停止開采后,這里一度成了倒卸建筑渣土、生活廢品的地方,導致垃圾遍地,沙土飛揚。但其透水性良好的砂石結構和現存的坑塘結構,使其與蓄洪工程“一拍即合”。2014年2月,西郊砂石坑蓄洪工程正式在這里破土動工。
市水務工程建設與管理事務中心總工程師溫明霞表示,永定河引水渠玉淵潭以上的洪澇水是主城區防洪排澇安全的主要威脅,遇大雨,永定河引水渠內洪水將由節制閘攔截,不讓其入城,而轉向砂石坑,先行就地存蓄起來。之后,再用于回補地下水。在今年汛期“7·20”的降雨中,西郊砂石坑已經啟用,周邊雨洪不斷通過老山、車輛段、北八排、瑯璜溝、五環路等雨水口進入坑內蓄滯,坑內水位最快每小時上漲80至90厘米。蓄水量除去下滲達到160萬立方米左右。
該工程非汛期時則為生態公園。總高程近60米的四層環湖步道“簇擁”一汪湖水,四周綠植蔥蔥、野花成趣。(記者 董鑫 解麗)
相關
城市副中心將增21處公園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天從市園林綠化局獲悉,今明兩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將新建21處公園,同時改造提升3處,新增公園綠地面積約2.2萬畝。此外,今明兩年,城市副中心將總計實施84個園林綠化建設項目,新增、改造各類綠地、林地、濕地共約37.1萬畝。到2020年,北京城市副中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90%。
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工作如火如荼,園林綠化工程也已全面推開。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1處公園主要分布在通州潞城、永順、梨園、西集、宋莊、于家務、漷縣等鎮,包括碧水公園、八里橋公園、潞城健康森林公園、永樂國學公園等。其中,面積最大的公園是位于大稿村的梨園文化休閑公園,達5850畝。面積較小的是三元村公園和西小馬公園,分別是71畝和73畝。
除新建公園外,減河公園、宋莊公園、西海子公園等三座公園將在現有基礎上進行景觀的改造提升。按照“輕重緩急、突出重點”的原則,同時綜合考慮項目建設的實際情況等,公園新建和改擴建項目將在2016年、2017年兩年內分三批啟動。
截至目前,永順城市公園、梨園城市森林公園、永樂國學公園等14個項目已啟動實施,剩余10處將最晚于明年3月份啟動。(記者 王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北京官方 海綿城市 解讀 城市副中心 率先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