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專題 專題
重視草原保護鞏固生態建設成果 構筑堅實屏障促進草原永續發展
全國政協“加強草原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雙周協商座談會發言摘登
現行《草原法》自1985年施行以來,對加強草原的保護、建設和合理利用,改善生態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制定和修訂較早,其在制度設置、管理手段、處罰力度等方面已難滿足當前我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建議全國人大環資委與國務院法制辦加強溝通協調,將該法的修訂工作列入2017年立法計劃。同時,建議國務院法制辦在《內蒙古自治區基本草原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的基礎上,加快制定我國《基本草原保護條例》,并關注以下重點問題:
一、 增設草原生態紅線保護等生態文明制度規定,鞏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在《草原法(修訂案)》中增設草原生態紅線保護、草原資源資產產權和用途管制、草原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草原資源損害責任追究和草原生態補償等制度規定,健全和完善草原生態文明制度。通過加大依法治草力度,更好地鞏固草原保護建設成果,并充分發揮青藏高原、內蒙古和新疆草原等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作用。
二、 解決草原管理機構層級較低、監督管理機構執法主體資格不明確等問題,建立與草原在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地位相稱的行政管理隊伍。同時,進一步明確草原監管機構的執法主體資格,理順草原監督管理體制。
三、 規范草原征占用的審核審批程序。現行《草原法》規定,征占用草原須經過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再由國土部門審批。但一些地方征占用草原未審先批、化整為零等現象頻發,對此類違法行為的處罰主體不明確,亟待加以規范。
四、 確立草原確權承包制度,引導廣大牧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應立法確立草原承包的基本原則,依法推進基本草原劃定,明確草原確權登記的主體、程序和標準,細化發包方和承包方的權利義務,強化對草原承包合同和流轉的管理。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 加強草原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