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高價培訓班的“畫皮”急需揭下
浮躁社會之下的利益驅動,正是高價培訓班的現實土壤。沒有真才實學的培訓,只是在拉朋友圈,這種高價培訓班只會給魚龍混雜大開方便之門。
近日,網上出現了很多高級研修班的招生廣告,比如互聯網金融實戰總裁班、標桿企業CEO研修班、卓越商道與創新經營EMBA總裁高級研修班等等。盡管名目各異,卻有許多共同特點,即宣揚是名校開班、名師授課、學員高端。學費有的要70多萬元,稍便宜一點的也要29800元。然而,明眼人一查,這些高價培訓班屬于類似“野雞大學”的“三無”培訓班。
“三無”高價培訓班早已成了一個久禁不絕、久治不愈的頑癥。人們不禁奇怪,類似培訓班怎么這么神通廣大,引得無數高管、老板“競折腰”?有句話說得好,反復發生的問題要從規律上找原因,普遍發生的問題要從體制機制上找原因。縱觀這些高價培訓班,往往有著華麗麗的名字和高大上的培養目標,再傍上北大、清華等名校耍個“超級模仿秀”,就擊中了不少高管、民營老板愛慕虛榮的需求。有了所謂“名校培訓結業證”加持,至少能提高社會對他們的認可度,便于在業務聯系、商務談判中傳遞可靠的印象。
更關鍵的是,中國人比較重視同學情、戰友情,花點錢就能結交高端人脈,相比做生意的交易成本還是很劃算的。正因此,不少培訓班都拿學員身份作為重要賣點。比如一個培訓班號稱上市企業的老總有50多位,如此巨大的人脈資源庫,對于許多民企老板、企業高管注定很有吸引力?!绊椙f舞劍,意在沛公”,這樣的培訓班久而久之就異化成了結交人脈的俱樂部、商業資源
的集散地、利益聯姻的名利場??梢哉f,浮躁社會之下的利益驅動,正是高價培訓班的現實土壤。
沒有真才實學的培訓,只是在拉朋友圈,這種高價培訓班只會給魚龍混雜大開方便之門。有個教訓很深刻:2015年9月有報道稱,36歲的浙江人王源想方設法混入浙江大學,成為“浙大總裁高級研修班”的成員,王源吹噓經營的一些公司,其實都無任何實體和貿易,僅僅是個公司名而已,卻在隨后與這些總裁校友們之間進行資金拆借和詐騙,先后騙了2000多萬元。即便是正規的名校培訓班,尚不能免除魚目混珠,更何況這些“三無”高價培訓班。
有人說,這是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此話謬矣。如果只是“黃蓋”愿挨倒也罷了,真正“挨”的還有被傍名校的名譽,對社會的誠信建設、價值堅守、精神弘揚,包括老百姓對大學的崇拜和信任度都會產生重大的不良影響。遺憾的是,盡管政府出臺了很多禁止社會亂辦學的條例、辦法、法規,但在執行過程中卻很難落實到位。
那么,是不是就沒有辦法了呢?非也。我們看到,中組部曾下發一紙“禁讀令”,引發各大EMBA班領導干部的退學潮。盡管還有少許事業單位、國企領導干部仍在參加多種形式的高收費培訓,但已難以成勢。這一經驗提醒有關部門,找準治理切入口,與名校合力打假,就不愁壓縮不了“高價培訓班”的生存空間,關鍵就看是否認真。(孔方斌)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高價 培訓班 高級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