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為網約車鼓呼者,會因其漲價后悔嗎
公眾原本指望,網約車成為租車出行市場的“清流”,可它卻成“泥石流”——悄然漲價、不容議價。
滴滴優步合并、網約車合法化后,公眾擔心的情景還是來了。據新京報報道,近期網約車市場暗潮涌動,多家網約車平臺悄然取消了接單補貼,乘客優惠大幅縮水,用車費用也“水漲船高”,記者發現,同一路程現階段用車價格要比8月前提高5%到10%。多家平臺稱,漲價是因供需緊張。
網約車因其漲價動作頻密,近段時間屢被聚焦。前不久某平臺順風車就被曝漲價20%。也因如此,好多人稱,“這給了過去的支持者一耳光”“現在流的淚,就是當初支持滴滴優步合并時腦子進的水?!?/p>
看著昔日被人們愛撫的“小白兔”,露出獠牙對司機乘客兩頭吸血,人們難免憤懣。當然也得看到,民眾的不待見,多源于羊毛被越薅越多的痛感,而網約車漲價可以說是必然的——在O2O行業,競爭者為搶份額燒錢補貼,等對手倒下了再想法子獲利,是常態。但“低價利好”對民眾來說不可持續,人們也不能指望網約車平臺過了“圈地”階段后,還一直補貼虧損下去。
但可以漲,不等于怎么漲都行。網約車前腳剛合法化后腳就花式漲價,“火急火燎”不是問題,問題是:漲價總是漲得那么“低調”,合適嗎?
很多人反對的不是“漲”本身,而是具體“漲法”:首先,漲價不能是憑著壟斷搞價格串聯操縱;其次,市場買賣雙方之間應有合理博弈議價機制,這內含的訴求是漲得透明??删脱巯驴矗W約車平臺只會在降價時各種發信息通知,漲價時卻總是“不動聲色”。
雖說網約車漲價或溢價,都會提示預估價格,都要乘客在打車軟件上“確認”,但動態調價和溢價設置條件、標準等,本就是平臺單方制定的“格式條款”,而沒經過與用戶協商的合同程序,這就壓減了乘客“議價權”。悄然漲價,更是不給商量余地。
這無疑會對處于信息供應側弱勢一方的用戶構成損害:他們不知漲價是臨時性還是永久性的,而提價周期內的少量優惠,會用含糊信號麻痹了他們在漲價頻繁下的被割肉感,也影響其出行選擇。
遙想當初,很多人為網約車鼓與呼,是因為它跟傳統出租車不同,其價格不是“死”的,浮動定價對市場需求的反饋很靈敏,可如今其價格只有蹭蹭地漲,毫無議價空間,這讓網約車儼然變成另一種“出租車”,只不過披上了“網約”的皮。本來網約車里的“快車”“拼車”“順風車”,利用了大數據下的供需匹配和共享經濟優勢,其成本本可降低,何況它還有到車慢、難提供發票等劣勢,可其價格卻不遜出租車,這確定不是漲得太隨意?
此前好多人就憂心,兩大專車平臺合并,就隱然有了資源壟斷后的定價單方主導權。這不單是明面上的操縱價格,還有“壟斷潛在效應”:只要某個垂直領域一家獨大,其價格上漲就是必然。這也給行政反壟斷提了個醒。
公眾原本指望,網約車成為租車出行市場的“清流”,可它卻終成“泥石流”——悄然漲價、不容議價。這讓人思忖,當初為網約車鼓呼者,會因它不受約束地漲價而感到后悔嗎?
□王志東(河北師范大學教師)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網約車 鼓呼者 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