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轉基因非法種植入刑勢在必行 有專家提設基因技術罪
□ 本報記者 張維
轉基因的非法種植與擴散問題,正在引起有關部門的更多重視。
農業部對于目前主要依靠行政執法來打擊這類行為已感力度不夠,正在和國務院法制辦等相關部門研究,將其作為非法經營罪納入刑法予以規制。
對此,幾位刑法學家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刑法介入轉基因的非法種植與擴散勢在必行,但是否就按照非法經營罪的罪名處理,則是有爭議的。有專家提出,應對此設立一個新的罪名,即基因技術罪。
遼寧新疆相繼曝出違規種植
近日曝出的新疆轉基因玉米違規種植,讓轉基因問題重回公眾視線。
位于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區福海縣一片2000畝的玉米制種田,于今年5月被檢測出父本為轉基因品種,隨后被相關農業部門要求全部鏟除并罰款1萬元。8月31日,阿勒泰地區種子管理站稱,已邀請多名專家前往涉事玉米田地鑒定制種企業的損失。
9月5日,農業部官員對此回應稱:“目前,所有的轉基因非法擴散事件都和研發單位有關。新疆的這一事件,也是研發單位有意為之,是從國外偷來的東西,是追求個人商業利益的行為。這個季節到美國的農場,伸手掰個棒子,就可以套出來了。”
新疆的事情并非孤例。在此之前,遼寧也曝出未經國家批準的轉基因玉米種植,并且已滲透到當地種子銷售、種植、糧食收購及市場流通等各個環節。
按照農業部官員的說法,我國對轉基因作物的研發監管很嚴格,要對實驗研究、中間試驗、環境釋放、生產性試驗、安全證書5個階段進行安全監管,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要立即終止,不再進入下一個階段。
而目前允許進行商業化種植的只有轉基因棉花和轉基因木瓜,除此之外,非試驗用途的轉基因作物種植都是違法行為。
規定位階較低處罰存在斷層
為何在如此嚴格的監管制度下仍有漏網之魚?
更大的問題在于底數不清。農業部官員坦言,除掌握國家的項目研發情況,對一些自發開展的轉基因研究,有多少家、是誰在做,目前底數還不清楚。
而目前中國從事轉基因研究的研發單位有幾百家,還不包括“地下工作者”,“比如從國外偷運過來進行試驗的,可能得有幾百家”,這位官員說。
監管的無力,在研究基因犯罪多年的南昌大學法學院教授熊永明看來,與我國有關基因技術的規定位階較低有關。“主要限于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層次,大部分為原則性指導文件”。且相關規定粗疏,具體操作依賴行業。
這些文件包括國家科委1993年發布的《基因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國務院2001年頒布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農業部2002年制定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農業部2002年制定的《農業轉基因生物進口安全管理辦法》以及農業部2002年制定的《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等。
其中,雖然提及嚴重污染環境的,損害或者影響公眾健康的,嚴重破壞生態資源、影響生態平衡的行為要追究刑事責任。但“遺憾的是,刑法并無相對應的刑事責任條款規定,這不免造成處罰上的‘斷層’”,熊永明說。
危害公共安全還是非法經營
刑法以何種罪名來規制,是轉基因的非法種植與擴散在入刑時要解決的問題。
轉基因食品危害公眾健康的說法一度甚囂塵上,為此有觀點指出,應當以“危害公共安全罪”來定罪量刑。
熊永明表示,雖然轉基因食品的食用會影響不特定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但這只是潛在的或者說是慢慢侵蝕,不會立即危及健康,如何證明這種因果關系并不容易。這與一般意義上所說“危及公共安全”的緊迫性、立即付諸現實性還是有一定差距。
上海社科院研究員劉長秋也認為,科學上尚無絕對證據證明轉基因食品危害公共安全,但種植擴散確實會對市場秩序形成沖擊。
湘潭大學法學院教授黃明儒認為,目前并沒有辦法證實轉基因食品不安全。“我們現在只是強調轉基因食品安全的監管,而不是一味否定轉基因食品。現有私下交易或者流出轉基因食品因為違反的是安全與程序監管,要證明其危及公共安全很難。”
多數學者更贊成以非法經營罪入罪。“非法經營罪保護的法益是市場秩序,按相關文件理解,轉基因食品是可以生產的,但必須合法有序,如果未許可便經營,按非法經營罪處理可能更穩妥性。”熊永明說。
劉長秋提出,更好的辦法是以基因技術罪來規制。轉基因食品的種植主要危害生產環境,導致土壤單一化,其他作物再難種植。目前,芬蘭等歐洲國家已在刑法中采用了此罪名。
黃明儒則不贊成設立新罪。“如果每一個新問題都用設立新罪來處理,刑法會應接不暇。我們要學會在現有的法律法規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針對轉基因食品違法行為,不是沒有相應的條款來解決處理。當然我也不完全反對設立新罪名,但需要理論論證。”
本報北京9月8日訊
第五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委會成立
本報北京9月8日訊 記者王開廣 記者今天從農業部獲悉,經農業部、衛計委、質檢總局、食藥總局等單位推薦,并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際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確認同意,第五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近日正式成立。
據悉,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是我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權威的評價機構,是保障農業轉基因生物食用安全和環境安全重要的技術支撐。第五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委會共75名委員,其中院士1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8名、中國工程院院士6名)。委員組成來源廣泛,涉及農業、醫學、衛生、食品、環境、檢測檢驗等領域。目前,我國依據安委會評價結論批準轉基因棉花、玉米、水稻等作物生產應用安全證書,批準轉基因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甜菜等作物進口用作加工原料安全證書,確保了經安全評價批準上市轉基因農產品的安全。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轉基因非法種植入刑 轉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