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大熊貓“降級”?一場誤解
新華社北京9月8日電新聞分析:大熊貓“降級”?一場誤解
新華社記者楊駿
中國國寶大熊貓,因保護得力,被國際組織從“瀕危”名單轉列“易危”。
消息引發波瀾。有人認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對熊貓“降級”是好事,證明中國的保護努力有成效;有人認為,應該慎言樂觀,“降級”為時過早。
哪個更有道理?
細看各方具體說法,有關大熊貓面臨的局面,中外專家或部門其實說的是一回事兒:大熊貓的瀕危狀況有緩解,中國努力值得肯定,但“脫離瀕危”不代表大熊貓面臨的生存困難有本質改善,保護措施應繼續得到強有力支持。
有關大熊貓保護的事情,公眾高度關注是件好事。它讓人們再次深入了解,這一旗艦型保護物種對我們到底意味著什么。
中外專家說的是一回事兒
“降級”一詞,或許容易讓人誤解。其實“易危”只是瀕危狀態的一種描述,其受威脅物種的性質未變,也不能擴大引申到可以降低保護上。
大熊貓從“瀕危”降為“易危”并非實質性改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把物種劃為7個等級,由高到低分別為滅絕、野外滅絕、極危、瀕危、易危、近危和無危。雖然極危、瀕危和易危三個等級只一字之差,但都是受威脅物種。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調整大熊貓涉危等級,原因在于中國對偷獵的打擊和棲息地恢復起到了成效。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自1963年開始編制,每4年進行一次重要更新,被認為是記錄全球動植物物種保護現狀最全面的名錄。脫離瀕危,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有關受保護動物狀態的表述。
去年5月,環保部與中科院聯合編制并發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就調整了部分中國特有動物的涉危狀況,認為一些動物涉危狀況有緩解,其中大熊貓的狀態從“瀕危”改為“易危”。
不過,對大熊貓的保護絕不能就此松一口氣。對此,中外專家高度一致。
這一切都跟竹子有關。
竹子在大熊貓的飲食中占到約99%的比例,大熊貓保護工作的成功得益于中國努力重建竹林和棲息地的行動。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在此次報告中指出:“氣候變化仍可能在未來80年中使大熊貓的竹林棲息地減少35%以上,因此大熊貓數量預計會下降,這將逆轉最近20年來所取得的進展。”
中國國家林業局也在聲明中提到:“受氣候變化的影響,未來大熊貓賴以生存的竹林中有三分之一可能會消失,將對大熊貓的生存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此外,國家林業局的資料也顯示,棲息地破碎化以及種群交流不暢都是大熊貓面臨的生存威脅。
正因為如此,無論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報告還是國家林業局的聲明,都提到需要繼續實施廣泛的保護措施。
大熊貓涉危狀況有改善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報告,截至2013年年底,中國野生成年大熊貓有1864只,比低谷時期(1985年到1988年)的1114只增加了750只。盡管很難確定精確數據,該組織將幼崽加上后計算的數字,大致就是全球現有野生大熊貓的數量——約2060只。
該組織的報告認為:“經過一系列深入調查收集的信息表明,此前記錄的種群下降已經得到遏制,數量開始上升。”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指出:“大熊貓受威脅等級的變化顯示出中國政府為保護這一物種所作努力是有效的。”
國際環保組織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動物保護負責人約翰·魯濱遜認為:“中國人在大熊貓保護上完成了出色的工作。極少有物種可以改善它們的受威脅等級,這的確是保護努力成功的證明。”
許多國外專家認為,上世紀80年代大熊貓數量下降到不到1200只,其主要原因就是大熊貓失去了棲息地。而近些年來,在投資建設大熊貓棲息地、擴大和建立新的大熊貓保護區方面,中國做得非常出色。
(小標題)旗艦物種保護,為何強調“棲息地”
大熊貓的保護工作舉世矚目。不少人以環境破壞和物種退化為由,認為只有采用某些先進技術才能拯救大熊貓,而忽視對大熊貓棲息地的保護。
大熊貓的確有它的特殊性,不僅僅因為它是中國的特有物種,更因為它作為一個旗艦物種的獨特地位。
大熊貓棲息地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在這里分布著超過1000種脊椎動物,上萬種高等植物。
保護大熊貓,就像撐起了無形的保護傘,庇護了如金絲猴、羚牛、小熊貓、朱鹮等眾多珍稀物種。野生大熊貓分布區域地跨中國長江、黃河兩大水系,共有5個長江和黃河的一級支流流經這一區域,總面積超過14萬平方公里,是重要的水源涵養區與生態屏障,為上億人口提供著生產、生活所必需的生態服務,如水土保持、水源涵養、碳固定等。這些服務功能可以說是無價的。
通過多年的實地保護、宣傳與公眾教育,大熊貓已經成為全世界保護工作的一面旗幟,作為瀕危野生動物的一個“代言者”,它帶來了希望、機會、資源和經驗。
因此,不應該顛倒了保護大熊貓這個物種和探索技術發展之間的位置,保護大熊貓不僅限于增加它的數量,其意義在于保護以它為代表的整個生態系統,生態系統保護下來,各種生物也就被保護下來,水土資源也被保護了下來。大熊貓是自然保護的象征,因此對大熊貓的保護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未來。(完)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降級 大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