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以東方智慧破解發展難題——“一帶一路”三年建設進展綜述
泰中羅勇工業園中國投資方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力成說,截至2015年底,園區總投資約20億美元,累計實現銷售額65億美元,雇傭當地員工2萬人。“不僅為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提供平臺,也提升了當地裝備制造水平和產業結構,成為推進民間交流的‘窗口’。”
“‘一帶一路’是實現中國與世界良性互動的有力途徑,它開創了互利共贏、非零和博弈的新模式。”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說。
瞄準重點方向、重點地區、重點項目,三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在探索中前進、在發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長:
——推動與沿線國家戰略對接、共同編制規劃,中國和哈薩克斯坦政府間《“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對接合作規劃》簽署,《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綱要》簽署……
——強化互聯互通,建設陸海廊道,中蒙邊境烏力吉口岸開放,雅萬高鐵啟動先導段建設;漢班托塔港二期工程即將竣工,希臘比雷埃夫斯港股權收購項目完全交割……
——產能合作加快推進,各類雙多邊產能合作基金規模超過1000億美元;中國企業在沿線國家建設52個經貿合作區……
——形成共建合力,出臺標準聯通“一帶一路”行動計劃;人民銀行與21個沿線國家央行簽訂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在沿線國家舉辦37個辦學項目、131個孔子學院、119個孔子課堂……
“‘一帶一路’建設深化了中國對外開放理念,擴大了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提振了各國共同破解全球經濟難題的信心,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開拓了空間。”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說。
在吉爾吉斯斯坦外交學院院長艾特穆爾扎耶夫看來,“一帶一路”建設充分尊重各國主權,互利互惠、互聯互通,將多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讓沿線國家享受到共同發展的紅利。
為完善全球治理體系貢獻“中國智慧”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剛剛閉幕,世界聚焦中國。
建設創新型世界經濟、開放型世界經濟、聯動型世界經濟、包容型世界經濟——中國為推動世界經濟走上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之路開出藥方。
習近平強調,中國倡導的新機制新倡議,是對現有國際機制的有益補充和完善,目標是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同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
“‘一帶一路’建設的目標之一,就是要不斷加強發展中國家的制度性話語權,促進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向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歐曉理說。
中國對外開放,不是要一家唱獨角戲,而是要歡迎各方共同參與;不是要謀求勢力范圍,而是要支持各國共同發展;不是要營造自己的后花園,而是要建設各國共享的百花園——“一帶一路”正是這一理念的深刻體現。
“‘一帶一路’倡議成功與否的關鍵是,這一愿景能否被國際社會廣泛理解和認同。只有與沿線各國發展目標相契合,才能真正為各國接受。”胡鞍鋼說。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唯有以釘釘子的精神一步步推進,以東方智慧導引各國經濟之泉深度交融,“一帶一路”才能從愿景變成現實。(完)
編輯:秦云
關鍵詞:東方智慧 發展難題 一帶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