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我已被野化”
張金星說,20年來,他始終有一種使命感:“我感覺野人在召喚我,這件事情非我莫屬。野人就是我的情人。”
野人真的存在嗎?張金星說,野人當然存在,他不止一次見過野人。他從屋子的一角搬出幾個長三四十厘米左右的大腳印模型,并宣稱這是“野人”的腳印。
“你看這個腳印,完全是直立行走的步伐。”在這22年里,張金星一共發現了3000多個腳印,100多根毛發,還有大量的糞便。
張金星說,“野人”身高兩米左右,上臂粗短,身上長著紅色的毛,能直立行走,走起路來步子很大。“我曾經多次與野人見過面,他們似乎有點怕我。有一次,我扔給他們幾個野果,一個野人過來撿了就跑了。”
在張金星看來,野人是一個獨立的物種,根據他在神農架的多年觀察,野人在神農架的數量應不少于20個。他最近一次見到野人,是3年前的冬天,當時氣溫很低。他看到一個健碩的身影從對面的山坡上飛快閃過,然后在一棵碗口粗的樹下停了下來。等他靠近時,野人已經不見了蹤影。遺憾的是,張金星至今無法提供一張野人的照片。
20多年的深山老林生活,讓張金星與當下社會格格不入。張金星喜歡獨居,和別人在一個桌子上吃飯,他會很局促, “我已被野化,適應不了這種世俗生活了。”
另一面
簽名合影要收費
1993年9月3日,有群眾表示在神農架看到野人。從報上看到新聞的張金星很興奮,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搜集資料,走訪相關人員,1994年7月,張金星揣著籌措來的3萬元,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了到神農架考察“野人”的申請。
他在神農架木魚鎮一待就是22年,當年40歲的中年漢子,如今成了62歲的老人。隨著知名度的提高,神農架林區政府每年會給他2萬元的生活補助,資助其進行考察。但不少當地老百姓告訴記者,張金星剛到神農架時還經常上山,2004年后就忙于四處參加活動,很少上山了。
記者眼前的張金星,話不多,甚至有些磕巴。但是他的眼神里總是掩飾不住對于探索野人之謎的自信,只要說起野人,張金星的話匣子就會打開,在神農架,張金星的知名度甚至比野人還大。很多游客去神農架并不為看到野人,而是為了看張金星。這讓張金星有些無奈,他不喜歡別人用獵奇的目光看待野人和自己。
“老張老早就說要帶我去見野人,甚至說抓一個野人回來給我看看,可是都過了十幾年了,也沒見他抓個回來。一開始我還信,現在我都有點不信了。”在木魚鎮的一個路邊餛飩店的老板笑著說。
木魚鎮是張金星的野人展覽館所在地。幾乎每個來神農架旅游的人,都要到張金星的野人博物館參觀。除了參觀他的野人考察成果之外,更主要的還是對這位“民間野人探索第一人”的好奇。
“沒來我這里參觀的人,就幾乎白來了”。不少人慕名而來,張金星趁勢將簽名、合影的收費做了明碼標價:一本書23元,題字5元,合影5元,三項的“打包價”為30元。 張金星說,他每年的花費大約在10萬元上下,有自費、朋友資助、國家給一小部分,但遠遠不夠。
張金星毫不掩飾尋找野人的利益沖動:“在這空白領域,誰能率先找到‘野人’,誰就將載入史冊。”
現在,張金星曾聲稱發現“野人”的一個巖洞已經成為當地的一個旅游景點。導游帶團經過時都會講解說:“這個地方就是‘野人’曾經待過的山洞。”
承諾
65歲前公布野人證據
野人的資料為什么不公開,張金星說那是自己內心的一個結。“你想,我一公布,野人還有安生日子過嗎?”張金星說,他將會在65歲之前向社會公布野人存在的證據和全部資料,如今距離這個期限還有3年時間。
對于很多人對野人是否存在的質疑,張金星不以為然:“很多人都讓我搞一張野人照片公布出來,就什么都說清楚了,可我始終認為野人學說不是一張照片就能說明的問題。”張金星說,據他多年的野外考察和經驗摸索,他所了解的野人世界是一個完整的學術體系,而不單純是一個生態現象。要把神農架野人的問題研究清楚,不是組織幾次大型科考就能解決的問題,也不是找幾根毛發、印幾個腳模就能說明的問題。
張金星最大的心愿是建立“神農架野人文化科研中心”,他從2010年開始就呼吁建立這個中心,但心愿一直未遂。2010年,他甚至來到廣東,找到當時的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希望把課題安排在該校,但最終還是沒能實現。
記者手記
一個被需要的符號化存在
在神農架當地,村民對“張野人”的態度呈兩極化。一些人認為他探險精神可嘉,令人敬佩,另外一些則認為他中毒太深,無藥可救。而張金星也坦承自己是一個悲情人物,他不滿的不是20多年光陰虛度,而是缺乏一個平臺展示自己的成果,他的心血白白耗費,同時伴隨著深深的孤獨感。他告訴記者,他曾向多個科研雜志投稿,介紹自己關于神農架野人的調研論文,但都未被發表,因為對方認為野人不存在。
木魚鎮的村民老李說,當地人都聽說過關于野人的傳說。“八九十歲的老人,都說神農架以前有野人的,野人到家里去,村民就用竹子打野人。”正是這種神秘感,加上執著的張金星在這里堅守,如今來神農架探秘的人絡繹不絕。
幾乎每個當地人都希望野人是存在的,因為如果有野人,從外地來神農架旅游觀光的游客會越來越多,當地人的日子才會更紅火。旅游,已成為時下神農架居民的唯一收入來源。
其實大家心里都清楚,神農架的野人只是傳說,但大家又希望能把野人找出來,這樣,至少游客能多一點,野人,可以說是神農架的生命線。這就是張金星存在的價值,當地官方需要他,當地老百姓也需要他,哪怕找不到,但一直在找,張金星其實成了野人的代名詞。只要野人一天不被找到,它就還有存在的可能性。神農架旅游離不開張金星。
編輯:王瀝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