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專題 專題
聚焦“國際科技合作與大科學計劃”
“要有原始創新的勇氣”
“我國的科技研究要努力從‘跟跑’轉向‘并跑’與‘領跑’。”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潘云鶴提到了在國際科技合作與大科學計劃中,我們應保有的心態、持有的態度。
成為“領跑者”,主導國際科技合作,除了要提出好的合作項目,關注我國發展的重要需求,充分發揮我國的優勢,促合作各方共贏之外,更要關注“原始創新”,即具備“敢為天下先”的勇氣。
“當前,我國科學技術水平處于并行和跟跑較多、領跑較少的階段,在大科學裝置建設方面更是以追趕為主。”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長徐旭東委員認為,我們當前一方面要“補課”,在不同領域有一個相對均衡的發展,但同時也要敢于發起新的大科學計劃,設計新的大科學裝置,探索新領域、新理論,提出新概念。
“我國要有做原始創新的勇氣。不必把西方科學界做沒做作為立項的必備條件,而是以科學本身的邏輯和國家乃至人類的發展需求作為依據。”徐旭東委員舉例,比如我國科學家提出建造50-100公里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不僅可以大量產生希格斯粒子,精確研究其特性,在粒子物理領域領先于西方,還可以帶動微波功率源、制冷、真空、精密制造等技術進步,應該獲得更大強度的預研支持,使之穩步推進。
“在觀念上,我國高校學科一直處于跟隨追趕的姿態,缺少引領學科前沿發展的心氣。”中山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羅俊提到,對于需要較多理論和技術鋪墊才能進入論證的大科學計劃,也要敢于設置前期項目予以支持,“有時候幾個月的競爭,就是決定性的。”
文化自信具備深沉和持久的力量。同樣的,科學自信也可以帶來科研進步、科技發展的巨大能量。有原始創新的勇氣,也要有前瞻的布局和完善的機制,這也是我國真正成為“領跑者”的一項必要條件。 (王卓)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 ”國際科技合作與大科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