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網癮電療法“叫而不停”背后的戒網依賴
成立于2006年1月的“網戒中心”,是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下設的“特色科室”,中心主任為楊永信。這里曾一度被無數家長視為“戒網圣地”,楊永信也成為了家長們眼中的“救世主”。7年前的2009年,媒體曝光“網戒中心”背后的暴利和電擊治療等問題。當年7月,衛生部致函山東省衛生廳,叫停“電擊治療”方法。然而,臨沂“網戒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后,每年仍有數百名青少年被送到這里,接受“治療”。(8月15日《新京報》)
有關網癮治療的新聞,這些年一再出現,且大多都以悲劇的面目示人。媒體對于臨沂“網戒中心”的復盤,再次將這一昔日的“戒網圣地”推向公眾面前。然而,早在7年前就被曝光存在暴利和電擊治療等問題,并因此被衛生部叫停的它,依然在照常運行。集諸多問題于一身的“戒網中心”為何“叫而不停”,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值得追問。不過,就現實而言,其存在的“合理性”,或許更值得關注。
經過多年的推介和運營,“網戒中心”已構成了龐大的利益鏈條——當它變成一家醫院頗具特色和“王牌”性的創收項目,主管部門的叫停當然就沒那么容易。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在被衛生部門叫停后,只不過是由“電擊治療”換成所謂的“低劑量電刺激治療”就成功獲得正名。然而最主要的,恐怕還是整個社會在戒除網癮上所形成的路徑依賴。
無論是此前所謂的軍事化戒網學校被曝出發生過人命,還是如臨沂精神衛生中心這種所謂的以電擊療法而著稱的“戒網中心”,它們在本質上,不過都是運用雞湯加暴力的綜合式療法。一來,對于網癮,目前本就缺乏醫學上的嚴格界定,在國際上,其并未被納入精神疾病的范疇之內,而國內學術界對此的爭議也一直存在;二來,諸如電擊療法這類未經臨床試驗的做法,從醫學倫理上看首先也是違規和危險的。然而,又必須承認,對于患“網癮”孩子的父母而言,他們的選擇真的不多。正是由于“網癮”界定上的模糊和干預上的匱乏,加之全社會對于網癮存在認知上的偏差,為各式“戒網癮學校”打開了趁虛而入的大門。
所以,像電擊療法這種帶有強制性和缺乏科學依據的治療行為,相關部門當然不能睜只眼閉只眼任由其繁衍壯大。但就現實而言,更該反思和引起正視的是,當前對于網癮現象的社會干預和救助系統太過單薄。可供對比的是,早在1995年,美國就有心理學研究者成立了互聯網沉迷中心,從事網絡沉迷防治工作的研究,并倡導政府應該一方面啟動針對網游沉迷者的治療計劃,另一方面對網游進行分級。
相關報道顯示,近年來美國還涌現了一批防治網游沉迷的企業和機構。既有專門的戒網恢復中心,也有一些非營利組織發起的網游沉迷防治行動,它們的發起者和參與者中不乏曾經沉迷于網游的玩家,以及網游受害者的家屬。游戲沉迷者和他們的家人、朋友在這個平臺上分享自己的經歷,并相互鼓勵;他們也會收集與過度玩游戲的相關的資訊,讓更多人了解它的危害。這種多層次的網癮干預體系,不僅減少了社會對于網癮者的歧視,同時也有效避免了對于網癮治療的社會性誤導,不至于出現“病急亂投醫”的救治心理,或打著戒網癮的幌子而實際上卻可疑甚至伴隨著巨大副作用的“戒網學校”或“戒網中心”。
在一個深度的互聯網時代,網癮現象的出現確實不容忽視。如何從科學角度建立起有效而多層次的防范與治療體系,這是在規范戒網癮機構的同時,必須加以跟進的社會工程,它包括政府的投入,也必須有賴社會力量的動員和發展。只有單一性的社會戒網癮路徑依賴解除了,那些面目模糊而可疑的“戒網中心”方能真正失去“僵而不死”的土壤。(朱昌俊)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臨沂市 網戒中心 楊永信 電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