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戰理論 統戰理論

闡釋好參政黨的中國話語

2016年08月11日 13:43 | 作者:任世紅 | 來源:團結報
分享到: 

三、 學理化:參政黨話語融通化的學術路徑

增強參政黨話語共識,建構多黨合作話語體系,爭取中國政黨制度國際話語權,要加強引導和宣傳,更要著力闡釋好參政黨的主體性,并通過開展國際學術研討,使參政黨的中國話語走出去,成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

組織的獨立性是參政黨主體性的物質基礎。確立參政黨組織獨立性的原則,是其健全組織體系和組織運行機制的基本前提,也是其主體性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

參政的代表性是參政黨主體性的核心意涵。政黨是社會民眾的政治代表,廣泛的代表性是政黨參與政治過程、行使公共權力的根據。1956年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民主黨派的社會基礎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重塑民主黨派的代表性,成為參政黨避免“一代而亡”的關鍵。新時期的參政黨作為一種政治聯盟具有很大的廣泛性,負有更多地反映和代表他們所聯系的各部分群眾的具體利益和要求的責任。參政黨廣泛的代表性,是其作為政黨存在的理由,也是其發揮參政黨功能的根本動力。

監督的異質性是參政黨主體性的功能預設。政黨代表社會利益,行使國家權力,既要獲得民眾的支持,又要受到民眾的監督。這是政黨政治民主化的通則。政黨之間的相互制衡或互相監督,是民眾通過異體政黨監督權力主體的一種間接方式,缺少異體政黨監督的政黨制度易于導致政黨專制。在中國多黨合作制度下,執政黨能否主動接受參政黨的異體監督尤其重要。參政黨監督的異質性思維,有利于變換黨內同一性思維的角度,為決策主體提供多樣性選擇方案,促進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參政黨監督的異質性批評,也有利于避免黨內自我批評的局限性,保持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防止權力主體的腐敗。

協商的平等性是參政黨主體性的價值期許。國是協商是中國多黨合作的優良傳統,協商民主是中國多黨合作制度的內生價值。民主黨派以政黨的名義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是中國多黨合作制度的鮮明特色和優勢。多黨合作制度中的政治協商,實質上是執政黨同參政黨之間的平等協商。這種黨際協商的價值在于:一方面,執政黨通過同參政黨的平等協商,有利于科學民主決策,實現對參政黨的政治領導;另一方面,參政黨通過參加這種平等協商,能夠凸顯其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政黨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發揮參政黨的功能和作用。

(作者系江蘇省社會主義學院教授)

編輯:秦云

01 02

關鍵詞:參政黨 任世紅 中國話語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看视频 | 日本A级按摩片春药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 | 午夜宅男在线永久 | 亚洲精品视频中文字 | 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