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廉政賬戶收2億"紅包":為何將退出歷史舞臺

2016年08月09日 08:44 | 來源: 法制晚報
分享到: 

原標題:廉政賬戶收2億"紅包"|為何將退出歷史舞臺

“581(諧音‘我不要’)”“981(諧音‘就不要’)”“510(諧音‘我要廉’)”……類似這樣的“廉政賬戶”,正逐漸退出反腐倡廉的舞臺。

近日,貴州省紀委監察廳發布公告,決定從8月2日起撤銷“中國共產黨貴州省紀律檢查委員會”廉政賬戶,要求黨員當面拒收禮金,否則按照最新修訂實施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違紀處理。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至少曾有17個省份設過廉政賬戶,但福建、黑龍江、甘肅、內蒙古、四川等6地已撤銷。

深讀(ID:shenduzhongguo)盤點發現,廉政賬戶最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出現,曾經在治理“四風”、 “八項規定”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的省份廉政賬戶曾收到2.19億元上繳的“紅包”。

但也有貪官利用廉政賬戶“邊退邊收”,收大交小,企圖借此逃避法律制裁。

隨著《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出臺,反腐標準不斷提高,在紀律面前無“面子”可言,“不好意思拒絕”“不方便回絕”就是違紀。

廉政賬戶的前世

各地廉政賬戶 “效果”都不錯

深讀(ID:shenduzhongguo)統計發現,據不完全統計,全國31個省區市中,至少有17個省級紀委設立或者曾經設立過廉政賬戶,主要集中在兩個時間段,第一次是2000年廉政賬戶首次出現后多地開始涌現;第二次是2011年之后,山西、湖南等地開始設立。

1999年,江西一些地方開始設立“拒禮拒賄資金賬戶”。

2000年,浙江寧波設立 “581”(諧音“我不要”)廉政賬戶。隨后,江蘇、遼寧、深圳等多省市都開設了廉政賬戶。

各地的廉政賬戶設立之后“效果”都不錯。山西2015年設立,廉政賬戶開通14個月后收到的錢款多達1.7億元。

廣東各級廉政賬戶2014年收繳“紅包”禮金6500多萬元。

2014年,湖南省下發了《關于設立廉政賬戶促進黨和國家工作人員廉潔自律的通知》,按照分級設置、分級管理的原則,省、市州、縣市區統一在工商銀行設立了5910廉政賬戶,并向社會公布。

當年省各級廉政賬戶存入紅包禮金6092.9萬元,其中,省本級廉政賬戶存入888.5萬元。

自2013年9月起,江西在全省開展“紅包”問題專項治理,江西全省三級廉政賬戶共收到“紅包”等違紀款2.19億元,查處“紅包”問題321個、處理380人。

2015年,深圳全市廉政賬戶收到黨員干部主動上交市禮金折合人民幣1510萬元。

有官員利用廉政賬戶“邊退邊收”

盡管如此,中紀委一直都沒有制定針對廉政賬戶制度的相關文件。

當年一些地方設立廉政賬戶,初衷是想給黨員干部提供主動上交“不便退回”“無法退回”的現金、有價證券的渠道,鼓勵黨員干部拒腐拒賄。

編輯:王瀝慷

0 1 0 2 0 3 >

更多 時事新聞

更多 閱讀推薦

更多 延伸閱讀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在线电影 | 最新国产v亚洲v欧美v专区 | 最新亚洲中文字幕无线 | 亚洲国产一区中文 | 婷婷精品视频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不卡高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