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三無外賣”好“味道”倒逼消費反思

2016年08月08日 15:28 | 作者:程彥暄 | 來源:人民網
分享到: 

如果你在午飯時間去北京像素,會發現到處是外賣小哥忙碌身影,跟著走你就能發現102家開在走廊里的小餐館。看了后廚污水橫流,蒼蠅亂飛,你可能再不想訂外賣了。兩個月來,重案組37號多路記者進入飯館暗訪,發現它們無一例外均無“餐飲許可”,個別有營業執照商家,亦通過注冊無餐飲生產經營的“管理執照”來掩人耳目。據悉,這里的100余家餐館,90%以上都是無照經營。(8月8日 《新京報》)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無論科技如何發展,時代如何變遷,商業舞臺上總有餐飲業的一席之地。古往今來,人們對餐飲店的評判標準有一項一直占據重要位置,那便是“味道”。在美味面前,健康、環保、營業執照、健康證甚至地溝油等均要“靠邊站”,不少人還曾為嚴查地溝油而失去了“口水鍋”感到遺憾。

“味道”深入人心,并潛移默化的成為了人們評判餐飲店的標準。既然客戶的第一需求是“味道”,自然各家餐飲店便在“味道”方面做足了工夫,況且有了外賣平臺,缺少營業執照和健康證又何妨,廚房臟亂差又能怎么樣,反正客戶看不到,而且也不在乎,味道好就是真的好!

且不說有門面的餐飲店,每逢夏季夜晚,我們會發現不少街邊燒烤攤林立,生意相當“火爆”,難道人們不知道這種燒烤不衛生,且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嗎?非也,油炸、燒烤、麻辣燙等食品的危害幾乎眾所周知,之所以人們“冒險”品嘗,無疑是味道誘人,喜歡那種街邊擼串喝啤酒的感覺。

所以,打擊取締三無外賣,僅僅依靠相關部門的監管,往往只能治標不治本。三無外賣的存在根源于廣大的消費群體,有市場在便有人不惜“頂風作案”也要把錢賺。故而,標本兼治還要在消除市場上下功夫。

豬肝、大腸、雞心、牛肚等動物內臟,對我國而言可謂道道美食,但對不少外國人而言卻是害怕和惡心的食物。究其原因,或從未吃過,或宗教信仰,或心里反感,總之,他們對動物內臟屬于條件反射或潛意識里的拒絕與排斥,自然在他們的國內市場上沒有這樣的食物。

沒有買賣就沒有市場,沒有消費也就沒有三無外賣。誠如大禹治水所告知我們的道理“堵不如疏”,面對三無餐飲店和外賣,只有引導人們正確的餐飲消費,才能更好地消除此類市場的存在。

在校園,我們可以培養學生的健康消費意識,讓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家庭中,我們可以通過言傳身教的形式影響孩子潛意識中對合法、合規、健康、環保消費的重視,養成消費前先看合法證件與用材安全的習慣。相關部門和媒體,也應通過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的形式,喚起人們對合法、環保、健康的消費需求,自覺抵制“三無”市場。讓依法經營成為商戶唯一選擇,讓綠色消費成為市場主導,讓健康飲食成為我們永久的選擇。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三無外賣 消費反思 食品安全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尤物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步兵在线观看 | 香蕉国产成版视频在线 | 中文亚洲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在免费的视频在线观看婷婷 | 午夜福利在线永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