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記·資政>首義槍聲首義槍聲
中國第一位奧委會委員(上)
北京時間2016年8月6日,第31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即將在巴西里約熱內盧拉開帷幕。
在中國近代史上,有這么一個人,曾幾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奧林匹克運動在中國的開展,為中國的奧運事業做出了卓著貢獻。
他是我國第一位國際奧委會委員,也曾連任“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主席董事,還曾作為中國體育代表團總領隊,率團先后參加第11屆和第14屆奧運會。
他就是中國近代體育運動的積極倡導和推廣者——王正廷。
青少年時期對體育興趣濃厚
王正廷從小喜好體育運動,在上海中英中學堂讀書時就特別喜好網球、室內游泳、騎術等項目。他考入的北洋大學堂課外體育活動頗為活躍。王正廷入學后的第二年,即1897年11月26日,全校舉行了首次賽跑比賽,共有170多名學生參加,運動項目有阻物跑、擲重物、先跑后跳、先立后跳、拾物跑、持棍跳高、遞物賽等。
當時所設的項目盡管簡單,但它卻是中國學校體育運動項目的發軔。王正廷饒有興趣地參加了這些活動,而且從此成為了校內體育運動的骨干。
1898年,王正廷在業余時間被抽調到天津基督教青年會協助工作。轉年春天,中國第一個城市基督教青年會——天津基督教青年會第一次發起并組織天津學堂聯合運動會,王正廷作為青年會成員參與了大會的組織工作。從此,他成了在天津積極倡導并推廣近代體育運動的丁家立先生的得力助手。1903年,王正廷成為天津基督教青年會的“隊長”,這是他一生中第一個社會性公職。
王正廷對體育的濃厚興趣,堅定了他體育強國的思想。后來,無論是從政還是辦學,盡管王正廷外交活動頻繁、公務繁重,但他對現代體育運動的倡導與支持,幾十年始終如一。
中國第一位國際奧委會委員
1911年,王正廷留學回國后,在投入如火如荼的辛亥革命活動的同時,開始對中國體育事業的關注與參與。
當年國際奧委會委員瓦加斯來華考察體育,以遠東區國際扶輪社社長的身份與王正廷相識,隨后一起聯絡東亞各國,發起組織遠東體育協會,決定每兩年一次輪流在東亞各國城市舉辦遠東運動會。后來遠東運動會參加的國家擴大至印度、印尼和越南,被后人視為“亞運會”的前身。
1912年7月,王正廷開始擔任基督教青年會全國協會首任中國籍總干事,此后,他便開始積極支持世界現代體育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
1913年舉辦的第1屆遠東運動會(原名“遠東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在王正廷的直接組織下,中國運動員參賽并取得了總錦標第二的較好成績,并在運動場上表現出良好的精神面貌。當時的日本報紙報道說:“中國排球隊和籃球隊的運動精神表現很好,……這種志在參加的精神值得尊敬?!?/p>
1915年第2屆遠東運動會在上海召開,這是中國首次舉辦的大型國際運動會,社會各界為之注目。但當時正忙于做皇帝夢的袁世凱及其政府無暇顧及,籌備運動會的重任落在會長王正廷身上。王正廷訴苦道:“說來慚愧,偌大一個上海,居然沒有一個中國人自己的像樣的運動場,我只好向外僑借用虹口靶子公園充數?!?/p>
盡管如此,王正廷并沒有退縮。他四處籌資,對運動會召開的各項事務都作了認真安排和布置。在王正廷的努力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本屆運動會如期舉辦。比賽結果,中國運動員取得錦標第一的好成績,國民精神為之振奮,更引起了全社會對體育事業的關注。后來,王正廷還擔任第5屆、第8屆遠東運動會會長和贊助人,為中國體育走向亞洲和亞洲體育事業發展做出了卓著貢獻。
由于中國發起籌辦和積極參與遠東運動會,給國際奧委會留下良好印象。1915年,國際奧委會致電正在上海舉辦的遠東運動會,承認遠東體協,并邀請中國參加下屆奧運會和奧委會會議。后來此事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未能實現。
1920年,王正廷參與發起的遠東運動會和遠東體協被國際奧委會正式承認,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與國際奧委會發生關系的區域性國際體育組織。由于王正廷在推動中國體育事業發展上起了重大作用,1922年經國際奧委會前任主席古柏坦推薦,在巴黎召開的國際奧委會第20屆年會上,王正廷被推舉為中國第一位國際奧委會委員(后為終身委員),國際奧委會同時承認“中華業余運動聯合會”為其成員組織,即中國的奧委會,并由王正廷擔任主席兼會長,從此中國便與國際奧委會正式建立起關系。
奪回體育主權
進入民國以后,現代體育運動在中國逐步開展起來,各地區與全國性的各類運動會也先后舉辦。體育事業的發展需要一個全國性的體育組織指導和規劃。同時,五四運動以來,反帝愛國運動蓬勃興起,從外國人手中奪回體育主權的呼聲日益強烈。而成立于1922年4月的中華業余運動聯合會是由基督教青年會發起成立的,其成員1/3為外籍傳教士及教師,并由他們主持實際工作。
盡管張伯苓、王正廷先后出任會長,該聯合會也對現代體育運動在中國的開展起過承上啟下的作用。但在旁人看來“這個聯合會已為外國人把持”,“認為有失國家尊嚴”。
在此背景下,王正廷、張伯苓等中華業余運動聯合會領導人及時改弦更張。1924年8月在上海成立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簡稱全國體協),公推張伯苓為名譽會長,王正廷為主席董事,董事會15人全部為中國人。
全國體協的成立標志著中國體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那種由外國人控制中國體育的局面被打破,中國體育現代化揭開了新的一頁。
1924年,全國體協成立后,先后加入了遠東體育協會及多個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如國際田徑、游泳、體操、網球、拳擊、舉重、足球、籃球等八個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
1933年和1935年,全國體協先后召開第二、三次代表大會,王正廷都連選連任。此后他一直是全國體協的主要領導人。
發展中國現代體育事業
1931年,國際奧委會正式承認全國體協為其成員組織。與此同時,全國體協在王正廷、張伯苓等人領導下,克服人力、物力、財力諸方面的困難,為發展中國現代體育事業做了大量工作:
1932年7月,中國選手劉長春首次參加第10屆國際奧運會;同年10月,全國體協在南京舉辦第5屆全國運動會。
1935年10月,上海舉辦第6屆全運會,并選拔次年在德國柏林舉辦的第11屆國際奧運會的代表,1936年參加第11屆國際奧運會。
1948年,上海舉辦第7屆全運會。是年7月,王正廷率團參加在英國倫敦舉行的第14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不僅如此,全國體協還于1926年至1937年間舉辦了6屆上海國際運動會,參加比賽的有上海的中華隊和英、美、法、德等外僑隊。
此外,全國體協還先后主辦歷屆全國分區足球賽及全國分區網球賽,主持審編各項運動規則、審訂最高紀錄、協助各地組織運動競賽和一般體育活動,編輯出版《體育季刊》,有力地推動了中國體育規范化、現代化的進程。
正是在王正廷等人的不懈努力下,全國體協成為民國時期最有權威的民間體育組織。
王正廷在其體育生涯中,特別是任全國體協領導人期間,還十分重視把現代體育引入學校教育。
早在1916年回鄉省親出資創辦寧波奉化務本小學,就在該校實施最新教育法,開設體育操練課,這在當時的小學教育中實為罕見。
1921年他擔任中國大學校長后,十分重視體育教學,該校以體育聞名教育界,培養出許多體育人才。1931年該校還組織籃球隊去歐洲參加比賽。
從1932年起,王正廷應邀擔任國民政府教育部體育委員會委員,致力于學校體育的推廣工作。
(本文選自《近代天津體育家》,由天津市政協文史委提供資料)
編輯:曾珂
關鍵詞:奧委會委員 中國第一位奧委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