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城市微改造 更新也要留住歷史
而今微改造成為城市更新的又一新選項,歷史文化的延續傳承得到更多重視,正反映了城市更新理念上的豐富與進步。
根據廣州市城市更新計劃,廣州將用5年時間完成943個基礎設施老化、環境較差的老舊小區更新改造,其中首次提出了“微改造”概念。黃埔區荔聯街道滄聯社區,通過微改造,就從一個破舊的城中村,升級為一個聚集59家企業的產業園,還改變了社區居民的生活方式。
說起城市更新、三舊改造,很多人的印象還停留在“大拆大建”的階段。的確,在某些地區和節點,通過地塊出讓、推倒重來的方式,讓落后、破敗的社區馬上呈現出全新面貌,確實有其合理性,也不乏成功案例。但大規模的整體改造,無疑需要大量資本支持,對于涉及區域的區位、產業、發展前景等硬指標也有相當高的要求。對更多社區而言,“微改造”可能是更加適宜的城市更新途徑。何謂微改造?比起推倒重來,微改造更強調整體人居環境、公共設施的漸進式改善。
首先,微改造能切實提升公眾居住環境,甚至帶來經濟效益的增加。比如黃埔區的滄聯社區,從一個城中村變身為高大上的產業園,就是微改造發揮了關鍵作用:亂拉掛、握手樓、臟亂差……正是攻克了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一個一個小問題,才大大提升了滄聯社區的居住質量,還通過提高招商引資水平,使得社區收益從負增長到營收800萬元。微改造做得好,其實是多方共贏之舉。
其次,對廣州這樣歷史悠久的城市而言,微改造還有一種特殊的意義,那就是保住了城市的歷史文化傳承。在很多地方的大拆大建中,也許建起了現代化的商業區、住宅樓,但漫步其中,總覺得缺少了點文化味和特色,這就是因為在大拆大建中對原有的社區歷史形成了嚴重破壞。推土機所到之處,文化和歷史無疑是相當脆弱的。相比之下,微改造既提升了社區面貌,又避免對其文化傳承形成過多影響。比如在巴黎、倫敦等歐洲城市,很多上百年的住宅、商鋪今天仍然正常使用,既承擔其本來的建筑功能,又是城市的一大歷史景觀,正是持續不斷的微改造,賦予了這些歷史建筑源源不絕的生命力。在廣州,泮塘古村也已啟動了微改造,著重將各項基礎設施和生活配套服務改善與歷史建筑保護及修繕結合起來,引導居民“活化”老房子,讓900歲“高齡”的泮塘村自己“活回來”。
城市更新無疑是一個大話題,對不同特點、不同區位的社區,也應采取不同方式的更新策略。以往,人們更加關注大塊頭、大體量的整體改造,更“喜新厭舊”,而今微改造成為城市更新的又一新選項,歷史文化的延續傳承得到更多重視,正反映了城市更新理念上的豐富與進步。扎扎實實、日拱一卒,更務實更接地氣的微改造,讓老百姓“改善看得見”,值得點贊。(張漲)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城市微改造 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