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深圳:公立醫院打破“鐵飯碗” 新入職醫生不再有編制
中國經濟網深圳8月1日訊(記者 吳佳佳 楊陽騰) 記者從深圳市衛計委獲悉,為進一步推進醫改,深圳市在全國率先取消新建市屬醫院編制,取消公立醫院行政級別,全面實行“以事定費、以費養事、以事定崗和按崗聘用”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改革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模式,現已有編制的“老人”不變,新入職醫生則不再有編制。
“與財政按編制‘人頭’數核定劃撥經費不同,深圳市按人定補的財政投入方式轉變為按事定補,根據醫院的基本醫療服務數量、手術難度、病床周轉率、轉診量、科研水平、滿意度及行政崗位與醫療醫護崗位比等指標核定補助經費,并根據考評結果進行動態調整。”深圳市衛計委主任羅樂宣介紹,深圳市引進了北京大學、中山大學、香港大學、南方醫科大學來深圳運營管理醫院,以此推進公立醫院所有權和運營權分開改革。交付時在協議中明確要實行怎樣的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特別是取消編制和行政級別。
這其中,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是國內首家實行全員聘用制的公立醫院。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產權歸屬深圳市政府,由香港大學與深圳市政府共同管理,推行“政事分開、管辦分離”的法人治理結構。在人事和分配制度上,取消公立醫院的編制管理,全員聘用,并在政府核定的工資總額內,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建立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的薪酬標準等。值得一提的是,港大醫院的薪酬制度著重體現了醫生的勞務價值和技術價值,醫生的年薪起點是40萬元,最高的顧問醫生年薪將近100萬元。
“這種以崗定薪的薪酬體系以醫生的實力和貢獻為本,能激勵醫生努力提高醫術,為病人看好病,一切以病人為本。”港大深圳醫院一位醫生表示,由于醫院實行崗位薪酬制度,醫生的收入僅僅與診療質量和崗位級別有關,而與看病數量、開藥多少、檢查多少脫鉤,有效地杜絕了過度醫療。
據介紹,去編制化主要是去除編制對政府財政投入、醫務人員待遇提升的枷鎖。因為過去財政補助是跟編制掛鉤,編制不增加,財政投入不增加;臨聘人員不入編,醫務人員待遇無法保障。羅樂宣表示,現有一些跟編制掛鉤政策要逐步調整。去編制以后,首先要保障醫務人員的待遇,特別是離退休待遇。在新建的市屬公立醫院取消了編制,但新增了職業年金,通過年金機制保障醫務人員的待遇。
編輯:趙彥
關鍵詞:深圳公立醫院 打破鐵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