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一張難產死亡證明背后的信任危機
7月19日中午,朝陽區酒仙橋附近某公司一男員工忽然在衛生間暈倒,被同事送往醫院后搶救,最終被醫院診斷為猝死。但醫院、社區均稱無法為其出具死亡證明,死者陳尸太平間一個星期不能火化。患者家屬以及華信醫院方面表示,朝陽警方已介入此事。(7月27日《新京報》)
對于死亡證明的主體責任單位,以及院前院后死亡的辦理程序,《國家衛生計生委 公安部 民政部 關于進一步規范人口死亡醫學證明和信息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如果醫院實施了搶救后死亡,應該是救治醫院開;如果是在送醫之前死亡的,應由死亡時所在片區的派出所、社區醫院、救治醫院人員同時在場的情況下,對死者的死因進行認定,無異議后,由社區醫院開具死亡證明。
此案的爭議在于,盡管病人送來時已經死亡,但在患者同事的要求下,華信醫院對病人實施了救治,符合相關“救治原則”中的主體責任,因而應當開具死亡證明。不過,按照北京市衛計委相關人員的解釋,如果救治醫院能夠證明病人是在進入醫院前就死亡,那么就應由社區醫院來證明。其出具的“考慮院前死亡”,又與“完全認定院前死亡”有一定的概念上的差異,相關服務中心對此并不認可。一張死亡證明難產,逼得家屬只能走尸檢這一關鍵環節。
按理說,基于人道主義的考慮,無論是救治醫院,還是社區服務中心,都可以“特事特辦”給予解決。然而問題在于,怕承擔責任的心態,使得他們又不得不謹慎行事。從救治醫院醫生說可以開具證明,到后來的態度急轉,表明這種情況在醫院看來,屬于可開可不開的范疇。畢竟醫院實施了救治,只不過是在救治前死亡而已。在這種情況下,依據相關程序性規定,自然就會“能推就推”,能不開的就會選擇拒絕開具。
表面上看,這絕對是一種責任擔當不夠的表現,也是相關規定模糊下,導致的責任不清的體現。不過其背后的原因,則跟近年來醫患關系緊張之下,院方怕承擔責任有很大的關系。道理很簡單,如果依據相關規定,如果由院方出具有死亡證明,也就意味著其實施了救治,跟院前死亡的事實有很大的差異。在這種情況下,若是死者家屬據此向院方提出賠償申訴,索取賠償甚至大鬧醫院,這絕對是他們難以承受之重。按程序本可推脫的程序,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然就不會主動替患者開具,并且在出具院前死亡證明,在表述上也采取了“考慮院前死亡”的模糊表達。
從律師的解釋上來看,難產的死亡證明顯然應由實施救治的醫院來開,不過其依然利用各種理由而進行推脫。院方的這種投鼠忌器的行為,固然應受到譴責。然而造成其“不作為”的原因更值得探析。在時下,醫患關系日益緊張,彼此之間缺乏互信,尤其是患者動不動就對醫生拳腳相加,一出現死亡事件就歸咎于“醫療事故”,輕者糾纏不清,重則設靈堂,砸設備,打醫生,破壞正常的醫療秩序。在息事寧人的心態下,不少醫院又為此承受了不小損失,對各種不確定因素的恐懼,才導致了院方的“能不為則不為”的心態。
這種狀況就跟訛詐導致的“見扶不扶”一樣,群體的信任危機,造成了人人自危和群體自傷的局面,從而形成了社會性的冷漠。跌倒者,只有在作出“自己摔倒,不怪別人”的承諾,并且有各種證明之后,才會得到救助。那么,一紙醫院證明,難道也要患者家屬作出“自己死亡,與醫院無關”的承諾之后,醫院才能開具死亡證明嗎?猝死而尋求一張證明,最后還得走尸檢的終極出路,這與其說是程序的嚴謹科學,不如說是信任危機之下個體的不信。只是處于這種環境下的每個人,都注定會成為“難產的下一個”。(堂吉偉德)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猝死 死亡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