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書畫學院書畫學院
林風眠書畫作品辨偽過程解析
林風眠(1900——1991)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原名林鳳鳴,生于廣東梅縣,自幼喜愛繪畫,19歲赴法國勤工儉學。他先在蒂戒美術學校進修西洋畫,后又轉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深造。1925年回國后出任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兼教授。
圖一
圖二
1927年林風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創辦國立藝術院(后來的浙江美術學院)任院長。解放后,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林風眠于上世紀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舉辦個人畫展,取得極大成功。作品有《江畔》、《春晴》、《山水》、《仕女》、《靜物》等。著有《中國繪畫新論》,出版有《林風眠畫集》等。
林風眠是“中西融合”這一藝術理想的倡導者、開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義”以及“立體主義”、“表現主義”、“野獸派”等西方現代繪畫的營養和方法,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如皮影、民間瓷繪的造型、線條及漢代畫像磚的神韻,刻畫風景、靜物、花卉、禽鳥、仕女人物等,創造出中西貫通的藝術語言,是一個“東西方和諧和精神融合的理想”的畫家。受到了學界泰斗蔡元培的賞識和提攜,成為我國第一所高等藝術學府——國立藝術院(今中國美術學院前身)的首任院長。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主張“兼容并包、學術自由”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廣納人才。培養出李可染、吳冠中、王朝聞、艾青、趙無極、趙春翔、朱德群等一大批藝術名家。
林風眠擅長描寫仕女人物、京劇人物、漁村風情和女性人體以及各類靜物畫和有房子的風景畫。從作品內容上看有一種悲涼、孤寂、空曠、抒情的風格;他的作品總有一種淡淡的哀怨和孤寂,而正是這種哀怨和孤寂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種審美情趣的悲劇美。這與畫家本人顛簸曲折的一生有關。
從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構圖;二是,無標題,他的畫特點鮮明,觀者一望即知,由他首創的“方紙布陣”畫法,源自宋代“小品”和后來的冊頁,這些作品飽含畫家對生活的思索和向往。
他突破傳統國畫構圖的立軸和橫卷形式,在方形的框架中描摹丹青,弱化了繪畫中的時間因素,呈現出一種平衡穩定的靜態美。
他創作山水風景題材,追求的主要是宋畫的自然意境,比較特殊的是他用個人與天俱來的細膩觀察,營造詩情般的意境。
在林風眠風景圖式里,總是帶有濃厚的個人情緒與理想性格。他試圖努力打破中西藝術界限,造就一種共通的藝術語言。他無愧于一位富于創新意義的藝術大師,對許多后輩畫家產生過極其深遠的影響。林風眠是整個20世紀中國美術界的精神領袖。
圖一、圖二分別是林風眠無標題的“蘆蕩飛鳥”作品。畫家的情感如狂風暴雨,激蕩、沖撞著胸中爆裂的火花。畫面有一種風煙四起,動蕩不安之感,充滿了藝術張力。
圖一圖二從各自的藝術感覺上都能產生視覺上的美感和動感,有一定的視覺沖擊力效果。其中一張必定與命運有關,是有感而發的,而另一張也因有版本在先而變得可參照,可復制,可參考。
恰恰因為這種情況而讓圖一圖二的視覺距離縮短的情況下,藝術距離也縮小了,因其而讓圖一圖二孰真孰假變得模糊不清,乍一看,甚至各有各的優勢。
比如:圖一的蘆葦蕩層次清晰,蘆葦的桿葉筆筆帶勁,筆下生風,并有強烈的節奏感和空間感,可惜鋒芒畢露,尤其是最大的敗筆在于兩只飛鳥架不起這種營造過分的筆勢壓力,在飛行姿態上顯得笨拙和別扭。
而圖二的蘆葦蕩筆墨的處理上卻能高水平地營造出一種特殊的戲劇性效果,虛實相生,煙霧彌漫,桿葉有深有淺,蘆葦在襯托飛鳥中更是達到了形神兼備的境界,最大的亮點是把飛掠而過的蘆雁,置身于一抹“天地極光”當中,顯得黑白對比強烈,從而使命運寄寓逆風中的飛鳥身上,而讓主題更加突出,在觀賞中仿佛聽到了音樂優美和舒展的主旋律和渾厚的副旋律混響的聲音。圖二是一幅對生命的禮贊和謳歌的作品,是藝術家命運的交響曲。
綜上所述,圖一是假,圖二是真。
編輯:陳佳
關鍵詞:林風眠 書畫作品 辨偽過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