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明星片酬漲價堪比火箭速度 天價片酬有治嗎?
“浮腫虛胖”成因復雜 臺前幕后當自省
明星片酬高企的連鎖效應已經影響到整個產業鏈,騰訊、樂視等影視平臺公司相繼指出“虛高片酬”引發產業鏈前端環節的網絡文學改編版權(IP)價格虛高,制作成本整體虛高,乃至影視作品的交易成本和后期營銷成本也隨之水漲船高。
石川認為,針對這種產業本身的“浮腫虛胖”,臺前幕后都應當及時自省。“關鍵是,文藝創作不能掉進‘錢眼’里,資本與作品、與演員之間,可以是相互促進的關系,但文藝創作本身必須尊重基本規律,不能見錢眼開。”
“時下一些明星被嚴重寵壞,經紀公司和經紀人應率先被追責。”上海市政協委員、《高考1977》導演江海洋坦言,“一個經紀人,可以成就一個演員、一部戲,一個經紀人也能毀了一窩演員,一堆戲。”
他分析,當前經紀公司簽約演員時,有的附帶條款,乘坐“火箭”上升的明星酬勞有相當一部分直接落入經紀團隊腰包,一些經紀公司還將拼片酬、拼房車、拼助理人數等惡習帶到片場,從源頭上影響演員,影響市場環境。
此外,也不排除一些“造假”新現象“帶壞”了明星。一段時間來“唯收視率”“唯票房”“唯點擊率”等現象已得到有關部門調控,但也有“營銷造假”“粉絲造假”等新怪相冒頭。一些假數據、假口碑牽動著演員片酬定價,令個別明星成了穿上“皇帝新裝”又脫不下來的那個“皇上”,身不由己。
清華大學教授尹鴻指出,中國電影在不斷取得票房新高的同時,卻忽略了對于電影藝術和文化內涵的追求,很多影片呈現的是美學的粗鄙化、倫理上的虛無主義。所以,目前中國電影不缺高票房“產品”,卻缺少具有文學價值的“作品”。
專家認為,參考一些發達國家相對成熟的影視市場調控經驗,健全和完善行業規范和監督機制迫在眉睫。上影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任仲倫建議,推進電影產業促進法問世,借力具有權威性的行業協會,對明星片酬定價等實施綜合調控,這都將有助于切實促進我國影視行業的全產業鏈繁榮發展。(完)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明星片酬 天價片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