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表演與互動性 “蔡國強:九級浪”個展
2014年8月8日,《蔡國強:九級浪》個展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將持續到10月26日。在開幕式上,蔡國強在當代藝術博物館外黃浦江上,以世博園區為背景,首次在國內創作了大型白日焰火。八分鐘的煙火分成“挽歌”、“追憶”、“慰藉”三幕,除壯烈的黑色焰火,還打出漫天花花草草,優雅而靜美,將“自然之死”的主題以儀式般的傷感煙花來闡釋。“挽歌”中黑色焰火的凝重,“追憶”中彩色煙火的大潑墨寫意,“慰藉”中的山花爛漫,蔡國強以天空為畫布,焰火為畫筆,用絢爛的形式為人們奉上了一場視覺的盛宴。
蔡國強 《九級浪》 綜合媒材 2014年
作為此次展覽的主題作品《九級浪》早于7月17日沿著繁忙的黃浦江一路駛來,經過外灘兩岸象征中國近現代化進程的地標群,抵達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這艘來自蔡國強家鄉福建泉州的木船載著99只仿真動物,在飽經風霜的漁船上,老虎、熊貓、駱駝……大大小小兇猛溫順的動物們耷拉著腦袋,好像在時代的大風浪里暈了頭。蔡國強表示,作品受俄羅斯畫家艾伊瓦佐夫斯基的油畫《九級浪》啟發。它描繪了斷桅上的人們戰勝驚濤駭浪的無畏勇氣和決心,表現了人與自然拼搏的頑強意志和壯觀景象。蔡國強將其放置在原是發電廠的展廳里,意圖反映中國最近的環境問題,引起人們對環保的重視。然浩浩蕩蕩地駛入黃浦江,進入當代藝術博物館的這件裝置作品只因體積巨大對觀者產生視覺沖擊,卻并未能讓人理解到其中所謂環保的深意。
蔡國強 《靜墨》 墨汁、石塊 2014年
聞著墨香,穿過長長的白色走廊,印入眼簾的是巨大的墨池。沿著墨池緩步前行,池中是粘稠而又凝固的墨汁,四周堆砌著挖掘出的水泥碎塊和鋼筋,似工業廢墟,又像遠山綿綿。一條黑色瀑布落下,撞擊池面的聲音如空谷回想,泛起微瀾,有種闖入畫面,打破凝靜的美感。瀑布在墨池中勾勒出一彎新月,為這一池墨水渲染出文人畫的悠遠。蔡國強為我們繪制了一幅立體而又真實的山水畫,觀眾既在畫中游,亦成為作品的一部分。《靜墨》傳遞著抽象純粹的視覺力量,體現著古老的東方哲學。侵入性的挖掘動作和四面散布的展廳地板碎塊,在空間里宣示著野性的能量。
蔡國強 《沒有我們的外灘》 火藥、紙 2014年
蔡國強 《沒有我們的外灘》 火藥、紙 2014年
蔡國強說:想象人類撒手離去,數百次春夏秋冬,城市交給自然創造所展現的美景,當會令人百感交集。27米長、4米高的火藥爆破草圖《沒有我們的外灘》表現數百年滄桑輪回后,外灘返歸自然:揚子鱷在黃浦江畔曬太陽,麋鹿、老虎、牛馬在街頭散步,松鼠、猴子在萬國建筑門窗間玩耍,構成熟悉又陌生的天際線。回望文人畫中人對自然謙卑、和諧的態度,今天人與自然的關系顯得如此之緊張。于是,藝術家把“海派”畫家代表作中的風物在外灘萬國建筑樓宇上處處撒種。吳昌碩的花鳥,虛谷的貓,任伯年的芭蕉,恍然間,“海派”精神在三個時空間疊石成山。昔日輝煌的海派花鳥綻放在中西融合的萬國建筑上,追溯遠古時期動物成群,回顧往日的繁華與從容。火藥爆破取代傳統筆墨,表現出別樣的濃墨淡彩,東方的表達模式和火藥畫的結合流露出濃厚的傳統氣息。在蔡國強看來,火藥實驗的瞬間變化破壞了傳統的制約,產生偶然性的效果,同時,使一種壓抑感可以獲得解放。火藥的不確定性和巨大的爆發力,能在霎那之間打破那原有的沉寂,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動,也就在這一瞬之間由有到無。
蔡國強 《春夏秋冬》 火藥、陶瓷 2014年
四件在德化白瓷上爆破的大型火藥陶瓷分別展現春、夏、秋、冬的自然景象,《春》的“細心”,《夏》的“活潑”,《秋》的“瀟灑”,《冬》的“含蓄”——蔡國強精心設計的陶瓷板巧奪天工,寫實的畫面看似匠氣,卻恰好留給火藥揮灑寫意的空間。火藥的瞬間沖擊力與陶瓷的脆弱對峙,爆破出自然四季生動的氣韻,難得地牽扯出藏匿于藝術家內心深處的“兒女情長”。晶瑩剔透的白瓷是浴火焚燒后的人工杰作,是清水出芙蓉的小女兒姿態,而火藥的加工為其立增幾分滄桑感,回歸傳統水墨的自由揮灑。蔡國強作品最為重要的是在創作的過程中,火藥爆燃的電光火石暗合了東方哲學中的解構,體現的是一種能量的轉化與還原。
蔡國強 《撞墻》 綜合媒材 2006年
《撞墻》受德意志銀行委托為柏林德意志古根海姆美術館2006年的展覽制作,是藝術家世界巡展的代表作之一。99只狼將自己投擲到空中,義無反顧撞向一面透明玻璃墻,再滾落地面折返,循環往復,借助中國傳統卷軸畫的平面散點透視法,實現立體裝置的全景呈現。作品靈感來自柏林動蕩的歷史,狼群撞向的玻璃墻與冷戰時期分隔東、西柏林的墻體一般高,試圖表現看得見的柏林墻易除,人與人或文化間無形的隔閡卻難以消解。這件大型裝置作品給觀者一種身臨其境的震撼感,當你身處狼群中時,細觀那一匹匹前仆后繼撞著玻璃墻的狼群時,不禁反思自身,人類有時就似這些狼。大型裝置藝術的互動性使得作品的感染力傳達得更加深入,《撞墻》的互動性使其遠比《九級浪》帶給人的觸動大。
蔡國強 《巴西花鳥圖》 火藥、紙 2013年
2013年于巴西利亞創作的《巴西花鳥圖》是為從上海巡回至巴西的個展《蔡國強:農民達芬奇》而作。在巴西動植物專家的指導下,藝術家與當地志愿者一起摸索豐富多樣的南美自然神采,完成了火藥草圖制作。這次來到上海,巴西的奇花異鳥在畫中傳遞的虛幻美景,與中央大廳《九級浪》的“悲壯”形成對比。高18米、寬4米的火藥草圖立軸貫穿美術館天井。在不同樓層觀賞,長卷好似節節展開,如同閱讀卷軸畫,構成當代的視覺體驗。由于火藥爆裂而在畫布上所形成的獨具質感的肌理效果成為能夠代表蔡國強的獨特的“視覺符號”,正如蔡國強所思考的一樣,這種“視覺符號”能夠被蔡國強所發現并在藝術創作中不斷的運用,恰恰是因為它與蔡國強的創作思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這次的個展,“九級浪”這個主題并不凸顯,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宣稱的生態環境問題也并未有多少體現,個展更多的成為了蔡國強的回顧展。此次展覽的所有作品都延續著藝術家一慣的風格,并沒有多少突破性的進展。裝置、行為和影像是本次展覽的三大藝術門類,表演性和互動性是其最大特色。而有關白日焰火的公共性問題也成為本次展覽的熱門話題,公共藝術的公眾參與一時成為熱點。
編輯:陳佳
關鍵詞:表演與互動性 蔡國強 九級浪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