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據了解,對于像高師傅那樣主動禮讓斑馬線的駕駛員,只要被相關部門在執勤時抽查到,就有機會獲得百元現金或油卡獎勵。
這些“獲獎者”的名單將會被登記下來,到今年10月份,還有機會抽取1噸汽油的大獎。
在這項活動中,既有處罰措施,也有獎勵手段,樂清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說,“這樣做,是為了讓禮讓的善意在司機當中傳播開來,生根發芽并最終長成參天大樹。”
爭議
“斑馬線禮讓行人”是否需要獎勵?
正當駕駛員們紛紛為“斑馬線禮讓行人”活動點贊時,網上卻出現了不同的聲音:部分網民認為:“斑馬線禮讓行人是交通規則之一,也是基本道德之一,為什么要用現金獎勵?是否是浪費納稅人的錢?”也有網友說:“這是道德被金錢綁架。”
溫泉在接受金報記者電話采訪時給出了他的理解:“當今社會,許多人的自覺性仍有待提高,許多問題不可能是一蹴而就,需要慢慢地引導。我們采取獎勵的方式,是為了刺激大家的積極性,也能更好地起到宣傳作用,就好像做菜需要味精調味。之后,我們會取消獎勵,但對于違規的處罰,我們是不會停止的。目前看來,成效還是很不錯的。”
樂清對于“斑馬線禮讓行人”作出了獎勵,不難體察當地為弘揚文明交通理念的良苦用心。但是,是否一定要用金線獎勵才能提高人們的自覺性呢?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7條明確規定: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也規定:駕駛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不按規定減速、停車、避讓行人的,一次記3分。可見,斑馬線前禮讓行人,是司機理應履行的法定義務,原本就是其該做的事。既如此,又何需政府拿公共財政資金對其進行獎勵?如果停止獎勵,駕駛員們是否還會自覺“禮讓行人”呢?這個問題仍有待時間的檢閱。
相關鏈接
昨日,人民網對此事作出了評論:駕駛員罔顧斑馬線上的行人而我行我素,根源在于執法不嚴,而不是對守法駕駛員獎勵不夠。對于機動車亂闖斑馬線,并不缺乏法律的明文規定,法律規定的處罰力度也并不小,但一些地方或是由于執法力度不足,或是抱著法不責眾的消極態度,讓這種違法行為放任自流,最終成為難以根治的痼疾。可見,根治機動車亂闖斑馬線行為,唯有嚴明執法,違法必究,才能讓駕駛員敬畏法律,逐漸養成其法治意識、規則意識,從而讓斑馬線成為行人的權益保障線。
法律是判定合法與違法的標準,道德是劃分是非善惡的尺度,在社會治理中,二者一定要分清主次,不可相互混淆甚至互相取代。斑馬線前禮讓行人,固然是值得稱道的美德,但在整治道路交通違法行為上,一定要明確法律與道德的適用范圍。像樂清這樣,以道德方式取代法律手段,能否達到根本目的,實難預料。
編輯:王瀝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