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巨災保險重在發揮市場力量

2016年07月13日 17:58 | 來源:廣州日報
分享到: 

制度框架是巨災保險誕生的前提條件;另一方面,則是要鼓勵商業保險公司研發推出巨災險種。

據報道,中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但我國巨災保險與國際發達保險市場相比仍有不少差距。中國保監會財產保險監管部副主任何浩介紹,我國爭取在2017年底前完成巨災保險的立法工作,在2017年~2020年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并將巨災保險制度納入到國家綜合防災減災體系中。

近年來,保險已經逐步走入民眾生活之中。這一過程既伴隨著國內保險行業的繁榮發展,更離不開老百姓保險意識的提升。從最為常見的醫保、車險到如今巨災保險提上議事議程,充分體現了社會對保險的認識逐步加深。應該說,巨災保險在我國并非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的制度設計。相關科學研究顯示,我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就在今年,地震、洪水、泥石流、龍卷風等,已經在各地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而事后的相關補償賠償機制還很不完善,這給百姓的災后重建帶來了很多不利因素。巨災保險的誕生,將自然災害造成的影響納入保險理賠范疇,無疑讓廣大災害事故頻發地區的公眾吃下一粒定心丸。保險雖然不是萬能的,但一旦災害發生,可大大彌補其造成的損失。

需要明確的一點是,保險本身是一種金融工具。巨災保險要發揮其完全功能,就要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從其原理上看,保險就是運用精算分析,在保費的投資增值與理賠支出的概率中取得平衡。精密地為保費定價,既可提高參保人的抗風險能力,又讓保險公司獲取合理利益。有鑒于此,一方面要通過立法,為商業保險公司介入巨災保險市場提供完善的制度環境。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都在保險法規中明確了巨災保險的發展模式,將各方權利義務以法律契約的形式固定下來。無規矩不成方圓,制度框架是巨災保險誕生的前提條件;另一方面,則是要鼓勵商業保險公司研發推出巨災險種。鑒于這一險種承擔了一定的社會公共責任,政府還可對其在融資、財稅方面實施一定的政策優惠。在英國和日本,巨災保險主要由商業保險公司提供,并通過再保險等融資渠道將風險分散出去。而美國的巨災保險則采取了多層次的風險分擔與資產證券化等手段,甚至還有收入免稅等優惠政策。這些思路,在中國的巨災保險制度設計中也非常值得借鑒。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保險 商業保險公司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香港三级欧美国产精品 |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 一本清日本在线视频精品 | 亚洲国产另类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三级情片在线观看 |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