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宜家召回問題抽屜柜說明誠意更重要
宜家的“奪命抽屜柜”事件終于塵埃落定。本報記者今天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經國家質檢總局約談后,宜家(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提交了召回計劃,決定從7月12日起在中國市場上召回1999年至2016年期間銷售的馬爾姆等系列抽屜柜。據該公司統計,中國大陸地區受影響的產品(包括進口產品)數量共計1660845件。
本次召回范圍內的抽屜柜如果沒有被恰當地固定到墻上時,可能會發生因柜子傾倒從而導致兒童死亡或受傷的危險。此前,宜家上海總部回應稱,北美市場的召回是基于一個“自愿召回”的ASTM標準,公司在與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協商后達成了一致決定,但是在中國,宜家的相關產品符合國家標準,且沒有造成傷害事故的案例,因此不會在中國市場召回同款產品。
罔顧消費者生命安全,以“標準不同”作為拒絕召回的擋箭牌,宜家此舉在中國市場引發了廣泛的質疑。殊不知,那樣做雖然可以減少企業因召回而產生的經濟損失,但其因為品牌形象折損而付出的代價將難以估量。
與肯德基、星巴克等歐美品牌一樣,1988年進入中國市場的宜家起初也是“頂著光環”的。它被迅速貼上了“時尚”“小資”“”個性“等標簽,某種程度上成為大都市生活方式的一類代言。當時有報道稱,廣東的消費者自掏機票到上海,就為了在宜家買一張桌子。
為了貼近中國消費者,宜家則在服務上做了一些變通。比如在中國提供了更多的上門送貨和安裝等服務。服務上的因地制宜是外資品牌本土化的一大法寶,但在質量及安全性的追求上,一視同仁應該是一個富有責任感的企業所固守的原則。
雖然中國依然是宜家增長最快的市場,去年宜家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達到15.5億美元,但近幾年宜家多次遭遇“質量門”事件,其頭頂的光環正日漸褪色。眼下,中國消費者對于產品品質、安全性能、環保指標的要求正在日漸提高。一方面,相關部門亟待在相關標準的制定上跟上消費水平的升級;另一方面,即便是原先頂著光環的國外知名品牌,也應該以更大的誠意、更優良的品質和服務來鞏固消費者的好感和信任度,任何“傲慢”的行為只會令其與中國消費者漸行漸遠。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宜家 抽屜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