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網絡支付新規7月1日“上線” 實名制推進難在哪里?
欠賬太多難一蹴而就,實名制尚需多方努力
由于之前網絡支付實名制欠賬太多,落實起來很難一蹴而就,因此,還需多方努力方可讓新規“圓滿”。
目前,市場上有牌照的117家支付機構中,規模列前十的占據了市場份額的80%以上。由于支付機構實力相差懸殊,專家認為監管不能“一刀切”。
蔡洪波表示,在嚴守風險底線的前提下,應充分發揮賬戶分類管理的作用,引導機構根據自身能力開展業務。給予支付機構中的“好孩子”更充分的信任,對實力不足的機構限制其業務種類和額度,讓“好孩子”不吃虧。
管理辦法在半年的征求意見期間,社會各界提出不少意見和建議。根據意見和建議,網絡支付管理辦法較之前做了一些調整,如引入新的分類管理和正向激勵的思路和舉措,對實名制達到95%的A類機構和實名制達到90%的B類機構送上“大禮包”,以及提供更為靈活的創新空間等。
實名制的落實是長期工作,需要相關部門相互配合。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實名制等支付新規的落地,需要公安、司法、工商等相關部門加大合作,將手中的權威信息轉化為大數據。
其實除了實名制,網絡支付新規的落地還面臨安全等方面的問題。專家認為,要從源頭上防范風險,必須加強對信息盜用及買賣、釣魚欺詐、木馬病毒制作買賣等黑色產業鏈的打擊力度。
不過,網絡支付新規只是一個規范性文件,處罰層級較低。據介紹,新規對違規罰款最多不超過3萬元。“除了網絡支付新規,一些情節嚴重的違法違規行為還可以依據中國人民銀行法進行處罰,這種裁量權就比較大,最高或達到上千萬元的罰款。”一名支付機構人士告訴記者。
業內專家表示,需要通過立法加大對泄露用戶信息行為的懲處力度,否則不僅遏制不住亂象,還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支付 實名制 機構 網絡 網絡支付新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