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走近核醫學 已為成惡性腫瘤診斷重要手段

2016年06月29日 08:53 | 作者:劉喜梅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2016年5月27日,“中國核醫學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王世真逝世。作為中國核醫學的奠基人,王世真是世界上最早參與放射性核素在醫學中應用研究的科學家之一,他用半個多世紀的心血,實現了讓核醫學在中國落地生根,無以計數的患者因為核醫學的診斷和治療更改了命運。為紀念這位在中國核醫學研究領域創下多項紀錄的科學家,我們采訪了多位從事核醫學工作的人,并推出專題——

很多人對PET-CT已經不再陌生。作為一種臨床醫學影像檢查手段,它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也是CT、核磁共振等檢查手段所不能比擬的。

彩C2016-06-29zx501_P_1_97_624_981_1158


核醫學已成惡性腫瘤診斷

與治療的重要手段

4年前,北京協和醫院核醫學科副主任霍力曾經接診過一位肝癌患者。

當時患者剛剛退休,在體檢時發現某項腫瘤標記物的指標偏高,可做了CT、核磁共振等常規檢查均沒有明確病因。臨床大夫根據肝癌患者該項腫瘤標記物指標通常較高的經驗,懷疑患者的肝臟可能有問題,但沒有確診,患者因而變得更加焦慮。

后來患者選擇來北京協和醫院做PET-CT檢查。結果發現,在患者的肝臟左葉有一個變異,變異的邊緣又有一個凸出來的結節,所有的常規檢查都認為這是一個正常的副脾結節,但霍力他們認為這是一個來源于肝臟又伸入到脾臟旁邊的腫瘤。因為發現及時,此時患者的腫瘤還在3cm以下,屬于肝部小腫瘤。確診之后,患者通過腹腔鏡手術順利手術,至今仍好好地生活著。

“國際上對于肝部腫瘤的公認首選治療方法是切除,當然這需要符合切除條件。另一方面,腫瘤越小,切除之后患者的生存期就會越長。有些小肝癌如果治療及時,可以達到基本上治愈的效果。而要治療及時,就需要診斷及早,因靈敏度高、特異性強著稱的PET-CT檢查在腫瘤的早期及良惡性診斷方面就具體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霍力告訴記者。

其實PET-CT,就是一種核醫學的檢查手段。其工作原理和傳統的CT、核磁共振等相同,都是利用影像手段對體內病變進行檢查。不同的是,PET-CT要使用正電子核素(即發射正電子的放射性核素)標記葡萄糖等人體代謝物作為顯像劑(放射性藥物),然后通過病灶對顯像劑的攝取來反映其代謝變化,從而為臨床提供疾病的生物代謝信息。

很多人對惡性腫瘤患者都有這樣一個印象:患者越來越瘦,可體內的腫瘤卻越來越大。這是因為惡性腫瘤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代謝活性非常高,它是人體內的“強盜”,掠奪性地攝取患者體內的營養。葡萄糖是人體細胞(包括腫瘤細胞)獲取能量的主要來源之一,因此惡性腫瘤攝取的葡萄糖遠遠多于其它正常組織。利用這一特性,在葡萄糖上標記上放射性核素作為顯像劑,將此顯像劑注入靜脈內,其在體內循環的過程中惡性腫瘤攝取的顯像劑遠多于其它組織,據此可經PET顯像判斷腫瘤的部位、形態、大小、數量等。

現在,核醫學作為集診斷和治療為一體的學科,已經成為目前檢查和治療惡性腫瘤的重要手段。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核醫學科原主任田嘉禾介紹,除腫瘤領域應用之外,核醫學還和內分泌、心血管、神經系統、骨骼、呼吸等臨床上主要的科室都有業務技術的關聯。“美國通過對幾萬例腫瘤患者的跟蹤調查發現,30%以上的腫瘤患者(包括各種類型的腫瘤)由于做了核醫學的檢查和診斷,最后改變了其臨床的診斷、治療和預后生存狀況。”

核醫學照射是低劑量且安全的

雖然核醫學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腫瘤診斷和治療領域,但臨床上老百姓和一些醫生對核醫學的接受程度還不高,甚至還有些人“談核色變”,認為其所使用的放射性核素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也有媒體報道說,一次全身的PET-CT檢查所接受的輻射量,相當于一個正常人毫無防護地在福島事件事發地待上一天,這并不科學。

“而醫療照射檢查主要是為了幫助醫師解決臨床問題,其照射是局部性、短暫性、低劑量且安全的,且最終結果是為了讓患者受益。這一點,很多醫學文獻已有明確的證據。”霍力笑言,核醫學領域有諸多長壽老人也可以側面驗證核醫學的安全性。比如創辦了中國第一個同位素訓練班王世真院士活到了100歲,他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同位素中心實驗室,第一個將同位素應用于人體試驗,而受試者就是他自己。

“目前國際上公認的個人安全劑量限值為20毫西弗/年。一次CT照射的輻射劑量為10毫西弗左右,一次全身PET-CT所接受的輻射大概是8毫西弗,一個人一年接受的來自自然界的輻射大概是2.5毫西弗,坐一次10小時的飛機所接受的輻射量大概是0.1毫西弗。并且,應用到核醫學檢查的放射性核素劑量小且半衰期都很短,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衰變到劑量極其微弱。”中核集團同輻公司總工程師杜進告訴記者。

因為缺乏了解,臨床上老百姓對核醫學的接受度還不高,且呈現出明顯的區域不平衡,這種不平衡又和經濟的發達程度呈正相關關系。據田嘉禾介紹,國內開展核醫學檢查業績最差的醫院,一年的工作量還不如幾家國內頂級醫院一周的工作量。

影響核醫學發展的因素除了經濟水平,還有核醫學人才的素質。“目前,從事核醫學的專業人才奇缺,國內只有一家醫學院在本科階段設置了核醫學專業。和其他的臨床醫師培養不同,一名普通的本科醫學生畢業之后,除了要接受3年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還需要再加上3年的專科培訓才有資格成為核醫學醫師。并且,目前出色的核醫學醫師大都集中在大城市的教學醫院,那些欠發達地區從事核醫學的專業人才,不管是數量還是水平都和發達地區存在明顯差距。”田嘉禾表示。

放射性藥物已經大顯身手

核醫學檢查是通過SPECT或PET等核儀器設備檢測注入體內的放射性藥物分布而對疾病進行顯像診斷。除了作為顯像劑在臨床上輔助檢查之外,放射性藥物還可以直接應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療,如利用碘-131治療甲亢。

眾所周知,目前對甲亢的治療主要有藥物及手術治療。“其實,碘-131作為治療甲亢的第三種手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一般來講,一位甲亢患者如果采用藥物治療的話,需服藥1-2年,并具有一些副作用,停藥后復發率較高(約50%左右)。而如果服用碘-131(服用量約5~10毫居里),則有85%的患者一次就能治愈,且患者不用住院。”杜進告訴記者,除了用于治療甲亢,碘-131還可用于甲狀腺癌的治療。

“當然,甲狀腺癌一般需要手術切除治療。但對于有淋巴結及其他遠處轉移的甲狀腺癌患者而言,則需要在術后做碘-131的隔離治療。這是因為:碘-131可清除術后殘留的甲狀腺組織及難以探測的微小甲狀腺癌病灶,以降低復發和轉移率;放射性碘治療后的碘-131全身顯像,可以發現其他影像學檢查不能發現的新轉移灶;臨床醫學證明,局部或遠處轉移灶(如肺、骨、腦等)經多次碘-131治療后效果較好,病灶明顯縮小,癥狀減輕,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高,部分患者甚至可以治愈。”杜進說。

正是因為核醫學具備靈敏度高、適應面廣、精確度強且使用安全的特點,田嘉禾和霍力等從事臨床核醫學的專家們希望核醫學能夠得到更好的普及,這也是王世真院士的遺愿。在他們看來,更多人走近核醫學,了解核醫學,“老百姓才能在疾病診斷與治療中享受到放射性藥物的診療優勢,從而降低醫療總費用,提高診治效果,并進一步改進我國醫療保健的整體水平”。

編輯:趙彥

關鍵詞:核醫學 惡性腫瘤手段 PET-CT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熟女少妇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9966 | 亚洲一级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电影 亚洲片中文字幕在线看 | 亚洲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亚洲制服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