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長征七號今入發射窗口期 文昌發射場將迎首秀
中新網6月25日電 根據此前公布的計劃,今日至29日,中國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將在新建成的海南文昌發射場擇機發射。中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和中國新的航天發射場都將迎來“首秀”,那么,即將登場的這兩大主角有哪些看點?
看點一:新一代長征火箭首次亮相
“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边@是航天界的一種說法。
即將要發射的長征七號火箭被譽為是中國航天進入太空的新動力。從外形來看,這款新型火箭總高度超過53米,芯級直徑3.35米,捆綁4個2.25米助推器,起飛重量597噸,運載能力達到近地軌道13.5噸、太陽同步軌道5.5噸,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長征七號和目前中國航天已有的火箭體型差別不大,最為顯眼的就是在火箭周圍,可以提供額外推力的助推器被設計得更長。
雖然長征七號火箭沿用了中國運載火箭經典的3.35米直徑設計,但是作為新一代運載火箭,它內在的動力系統已經完全更新。
看點二:這是一款可以“防水”的火箭
長征七號,勝的不僅有外形,更有內在。長征七號運載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創新。全箭采用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18噸和120噸兩種液氧/煤油發動機,無毒無污染。
此外,火箭將高可靠融入設計,發射可靠性達國際先進水平。采用三維無紙設計/制造技術,實現了設計、分析、仿真、生產與總裝數字化研制新模式,標志著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在數字化設計能力上已躋身國際先進行列。
此外,現役火箭發射選擇窗口時都會避開雷雨天,而新一代運載火箭是做了“防水”設計的。海南文昌發射場氣候潮濕,降水量大,火箭不僅要防雨水,還有箭體表面、管路上的冷凝水也會影響到正常發射。
因此,長征七號采用防風防水設計,并滲透到了每個設計細節當中,這使火箭在中雨時也能發射。
看點三:8級大風沒問題 “長七”抗風能力強
長征七號在垂直轉場時,若淺層風較大,對火箭結構強度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考慮到這一因素后,長征七號火箭型號隊伍對火箭局部結構進行了適當加強,并為火箭設計了一個“防風減載裝置”。
據了解,這套裝置采用可伸展的桁架結構,一端固定在活動發射平臺的臍帶塔上,展開后另一端與火箭二級發動機機架接頭對接,這樣在垂直轉場過程中將火箭與臍帶塔連接起來,能夠顯著降低火箭受到的風載。
航天科技集團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征七號火箭副總設計師程堂明介紹,即使遇到8級大風的天氣,長征七號火箭依舊可以轉場,它的抗風能力超過現役火箭。
看點四:海南文昌發射場的“首發”
這次火箭發射的主角不僅是“長征七號”,還有中國新的航天發射場——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作為中國首個濱海航天發射中心,文昌航天發射場所在地海南省文昌市龍樓鎮將迎來“首發”。
文昌航天發射場是繼酒泉、太原、西昌之后中國第四個衛星發射中心,也是中國首個濱海航天發射場,具有緯度低、發射效率高、射向寬、落區安全性好、海運便捷等優勢,能夠滿足新一代無毒、無污染運載火箭和新型航天器發射任務需求。
目前,世界各國在選擇發射場時,都會盡量選擇低緯度地區,最好選擇在赤道附近,因為這樣可使火箭發射后得到地球自轉賦予的向東的初速度,提高運載能力。
文昌航天發射場緯度為北緯19度19分,不僅是中國最低緯度的發射場,也明顯低于美國、俄羅斯等航天大國的航天發射場。
看點五:8個觀景點可容2萬余人
“長七”的到來,也為發射地海南文昌吸引大量游客,當地的酒店賓館早已是一房難求。
據文昌市迎衛星首發辦公室介紹,當地確定了8個火箭首發觀景點,總占地面積671畝,能夠容納2.53萬人觀看火箭升空,還能提供2524個停車位。
此外,文昌近日完成了5處游客到訪中心建設,還推出“航天生態之旅”“航天文化之旅”“航天鄉村之旅”“航天古村古鎮之旅”等特色旅游線路,游客在觀看火箭發射的同時,可以前往銅鼓嶺、石頭公園、高隆灣、東郊椰林、八門灣綠道、宋氏祖居等景區游玩。
據文昌市旅文委主任薛向文介紹,靠近石頭公園的龍樓鎮213地塊地勢最高、視野最好,結合堂洪港觀景點,將形成山海結合的觀景體驗。
當地政府提醒游客,如今,龍樓鎮許多酒店賓館已經預訂一空。為滿足游客,橋頭公園觀景點專門設立了一塊60平方米的LED顯示屏,專門實時直播火箭升空。
編輯:曾珂
關鍵詞:長征七號 文昌發射場迎首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