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中駐馬大使署名文章談南海問題:友好協商是正道
原標題:中國駐馬大使署名文章談南海問題:友好協商是正道
中新社吉隆坡6月13日電 中國駐馬大使黃惠康13日在馬來西亞最大的華文日報《星洲日報》和發行量最大的英文報紙《星報》發表題為《友好協商是正道》的署名文章。
黃惠康指出,一段時間以來,在域外勢力的高調介入和操弄下,本應通過直接當事國談判協商解決的南海問題,被人為地炒作渲染為地區熱點安全問題,到了逢會必談的地步;本不存在障礙的南海自由航行被某些國家演繹成“橫行自由”和炫耀武力;菲律賓單方面強行推進國際仲裁的鬧劇被西方捧為“法治”標桿,似乎仲裁已成為解決南海爭議的唯一“法寶”。在此背景下,非沖突的友好協商方式則被淹沒在一片喧囂聲中。
他認為,中馬關系與中菲關系本無本質差別,馬、菲同為中國隔海相望的近鄰和傳統友好鄰邦,歷史上均是中國的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均為最早與中國建交的東盟創始成員國。然而,當前中馬兩國正處于雙邊關系“歷史最好時期”,正共同致力于開創更加輝煌的“鉆石40年”,而中菲關系卻飽受南海仲裁案的困擾,遭受嚴重困難。此等強烈反差就源于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誤判形勢,甘當域外某國地緣政治戰略的“馬前卒”,公然走上了與中國對抗的歧途。而馬來西亞始終堅持對華友好,妥處分歧,全面深化合作,使雙邊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不斷邁上新臺階。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黃惠康指出,與中馬友好、妥處爭議形成鮮明反差的是菲律賓的倒行逆施。近年來,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因在南海問題上背信棄義,仗勢生非,執意與中國對抗,炮制“對簿公堂”鬧劇而名聲大噪。然而,卸任之際,其外交遺產除了嚴重破壞中菲傳統友誼的惡果外,恐怕只會剩下數以億計的仲裁庭天價賬單。
他強調,中菲友好交往歷史悠久,兩國人民有著深厚的傳統友誼。中菲建交僅比中馬建交晚一年。直至2012年菲蓄意挑起黃巖島事件,走上了以對抗方式解決南海爭議的歧途之前,兩國關系總體健康穩定發展,各領域合作富有成效,為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他說,令人扼腕的是,在2015年中菲建交40周年之際,中菲關系并未像中馬關系那樣從“黃金時期”邁向“鉆石時期”,反而因菲單方面提起并強行推進南海仲裁案而飽受困擾。
他指出,長期以來,南海沿岸各國人民隔海相望,環海而居,和睦相處,友好交往,守望相助。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南海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但中國和東盟國家始終保持對話溝通,在沒有外部勢力干預和介入的情況下,總體維護了南海和平穩定。2002年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就是最好的例證。即使在南海問題升溫的當下,中國依然堅持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南海爭議,并提出了處理南海問題的“雙軌”思路,即有關爭議由直接有關的主權國家談判協商解決,南海的和平穩定由中國和東盟國家共同維護。這一思路得到了多數東盟國家,包括聲索國馬來西亞和文萊的支持,也完全符合國際法和國際實踐鼓勵的方向。
黃惠康強調,歷史將再次證明,妥處南海爭議,友好協商是正道,沖突對抗是歧途。對菲律賓而言,迷途知返是唯一出路。中國堅決反對菲律賓的單方面行動,堅持不接受、不參與仲裁的嚴正立場不會改變。中方期待菲新政府拋棄幻想,回到談判協商解決問題的正確軌道上來。
他指出,正如中國外長王毅所言,南海仲裁案是阻礙中菲關系改善和發展的一個結。“解鈴還須系鈴人”,希望菲新政府從中菲睦鄰友好和互利合作的大局出發,做出明智的選擇,回頭是岸,不要在被域外勢力利用、充當其“馬前卒”的錯誤道路上越走越遠。中方也愿與有關各方一道,致力于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作出不懈努力。
編輯:曾珂
關鍵詞:南海問題 友好協商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