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嚴防考試舞弊,入刑不是唯一選項

2016年06月08日 14:01 | 作者:歐陽晨雨 | 來源:京華時報
分享到: 

作弊入刑不是唯一選項,更應在升級偵查技術、嚴格保密制度、完善信用體系、形成自律文化上多管齊下,為苦讀學子送去公平公正的慰藉。

2016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確認“泄題”,這是我國刑法修正案(九)作弊入刑施行以來,首次大規模有組織考試舞弊案件,涉案考生達600多人。目前,這起案件正移送司法機關,多人被采取刑事措施,涉案考生已全部被取消成績,后續還將依法依規處罰。

考生最恨之事,莫過于從不用功讀書的學生,進了考場卻能從容不迫地抄襲,照樣考出好成績。如果這考試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國家考試,就更是“此恨綿綿”了。

之前,迫于考試作弊案件趨于多發,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組織考試作弊罪,非法出售、提供試題、答案罪,代替考試罪等新罪名,替考、作弊、協助作弊等行為都將觸犯刑律,輕則拘役,重則入刑,最高可至7年有期徒刑。之后的新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也都加大了對考試作弊的打擊力度,明確了“禁考”1到3年、撤銷招生資格、吊銷辦學許可證等處罰措施。立法趨于嚴厲,讓不少人變得樂觀,認為有了法律震懾,考試舞弊之風將得到有效糾治。

然而,“頂風舞弊”的規模和烈度,卻令人深感憂慮。今年以來,在山東、遼寧、新疆等地,相繼有一些性質惡劣的考試舞弊案曝光。僅這起案件中,警方便一次性查處了李某某、王某等5個考試舞弊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21人,刑事拘留17人,涉案考生竟達600多名。以中國之大,推測其為“冰山”全部,顯然過于理想。

一邊是重典治理,一邊是案件滋生,這種頗為矛盾的現象,凸顯著嚴法在治理考試舞弊上的有限性。如警方所述,一旦李某某團伙舞弊成功,獲利至少逾百萬元,多個舞弊團伙斂財可達千萬元之巨。“超級利潤”的誘惑,讓非法之徒有了踐踏法律的動機,違法被查幾率沒能“水漲船高”,更是洞開“潘多拉之盒”的魔手。

不能忽視的還有,考卷印刷環節存在的漏洞——印刷點內部人員被許以重金,便能偷拍試卷,并將儲存照片的TF卡綁在彈射器上,彈給印刷點外的接應人員;招募渠道的網絡化——高校中“槍手”“替考”的小廣告少了,但通過QQ群、微信群等新媒體,便能悄無聲息地湊齊“作弊大軍”;舞弊團伙全鏈條、產業化——考生、舞弊組織、培訓機構、考務人員,環環相扣形成“利益同盟”,這些都增加了警方的偵破難度。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靜止不變的“貓鼠游戲”,人類與考試舞弊的千年較量,也說明這是一場彼此不斷升級換代的較量。現實中,條文趨嚴不是唯一選項,更應在升級偵查技術、嚴格保密制度、完善信用體系、形成自律文化上多管齊下,為苦讀學子送去公平公正的慰藉。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高考 考試舞弊 作弊入刑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 久草免费福利资源站在线观看 | 午夜AV不卡网站在线播放 | 亚洲最大看欧美片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码 | 亚洲日韩欧美自拍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