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執法過程直播也是對執法者的保護

2016年06月08日 13:58 | 作者:胡寧 | 來源:光明網
分享到: 

但是也有聲音質疑這場網絡直播。一種質疑聲是,它能成為一種持續的公權力的自我監督嗎?鏡頭掌握在執法者手中,如果某次執法中出現了沖突,誰能保證執法者不偏向“自家人”?

回應這個質疑,則需要我們理解,這次網絡直播之所以會受到這樣的關注,正是在城管負面新聞頻發背景下,公眾對于信息公開的巨大需求。公眾的“鏡頭”一直在場,如今執法者的“鏡頭”的出現,構成了一場公開的對話,有利于讓不在場的社會公眾更接近事實與真相,從而遠離片面與虛假。

執法者不是要依賴直播才能執法,直播只是接受監督和自我監督的一種手段,目的在于逐步建立起與民眾間的信任感和良性互動。

我們可以說,這是對去年年底印發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響應。這份《意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央層面首次對城市管理工作作出的全面部署。

還有一種質疑聲認為網絡直播有其副作用。此次視頻直播中的店主見到直播中的景象和網友對違法占道的批評,趕緊“不好意思”地表示會改正自己的違法行為。結果雖好,可網絡直播中沒有馬賽克,有人認為不能隨便將人家曝光。

我注意到了直播中一個有意思的細節:在執法過程開始的第一時間,城管隊長便向違法占道的商家大聲宣布“本次執法行為通過網絡平臺進行視頻直播”,并告知店主占道行為違反城市管理相關條例。

這一句大聲的告知,便是執法者在法治方面的本能反應和必要程序,也顯示出了公開的另一個好處:執法者在每一個執法步驟中都處于被檢視的狀態,“偷工減料”或是權力濫用都將難以掩藏。

在這一場規模不大的網絡直播中,問題的關鍵不在于直播與否,而是直播作為一種公開,作為一種規范執法的嘗試,其促進權力約束、形成對話場域、培育社會信任的可能性。

公開更大的潛力將來自公權力主動回應社會需要的意識和能力。這次直播,便是中原區城管局主動為之。它告訴我們,當選擇直面看似復雜的問題和難以短時期內改變的生態時,“復雜”二字不能當作借口。有改變的意愿,才會有改變的行動。

你看,那該公開而不公開的事,會為這個社會累積多少因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風險?


編輯:劉文俊

01 02

關鍵詞:執法直播 執法保護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亚洲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激情五月天 |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综合精品少妇久久 | 久久久综合精品视频 | 亚洲综合色在线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