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彌補社會管理之漏,消除人性“盲井”

2016年06月08日 09:58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5月30日,巴彥淖爾市人民檢察院對故意殺人偽造礦難騙取賠償款系列案的74名被告人依法向巴彥淖爾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日前,內蒙古檢方發布的一條極其簡短的案件通報,揭開了一起駭人聽聞的罪惡事件,強烈沖擊基本良知和人性底線。

雖然案件詳情尚未公布,但故意殺人、偽造礦難、騙取賠償等犯罪情節,與多年前一部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盲井》如出一轍,人們因此把這類犯罪稱為“現實版盲井”。

簡短的信息發布,之所以引發強烈關注,首先是因為用殺人來詐騙錢財的犯罪手段太過殘忍。令人震驚的,不只是世間竟然有這樣泯滅人性的犯罪,還因為這種犯罪至今仍在發生,而且不止一起。僅這次被公訴的系列案,就涉及犯罪嫌疑人74名,至少17人遇害。

據新華社記者回憶,當年電影《盲井》在國外公映時,一些外國觀眾看過之后,始終無法相信這樣的事是真實的。他們無法相信,印象中溫和善良的中國人,怎么會想到這么殘忍的犯罪手段。他們可能不知道,《盲井》的主要情節,就是原作者劉慶邦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在作品問世前的上世紀90年代,就發生過多起制造礦難騙取賠償的惡性案件。

文藝作品來源于現實,但有時候現實比戲劇更殘酷。電影《盲井》還設計了一個無辜者脫險、作惡者自斃的結局。但在現實中,這樣的情況幾乎不可能發生。失去控制的人性之惡,也不是因果報應之類的勸誡能夠制止的。

在文明社會發生這樣的惡性案件,雖是極端個案,其沖擊力是巨大的,甚至被視作人性之殤、社會之恥。電影可以只反映問題而不提供解決方案,但我們的法治和社會管理,卻不得不直面陰暗角落的社會痛點。

這樣的事情為何會發生?原因可能很復雜。媒體調查發現,這類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大多來自偏遠貧困地區。貧窮、愚昧讓他們鋌而走險,為了利益不惜踐踏一切法律,包括人的生命。我們眼中不分貴賤同樣珍貴的生命,在他們看來,只是制造礦難詐騙錢財的“道具”。

當然,無論何時何地什么環境下,故意殺人都是嚴重的犯罪行為,不能用貧困和不懂法來為惡性犯罪開脫。但是,這樣精心策劃、分工明確的有組織犯罪行為,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沒有失去監管的非法礦場、沒有害怕見光而寧愿私了的礦主,這樣處心積慮的犯罪鏈條就會在中間斷掉,犯罪分子也就失去了謀財害命的動機。

可見,每一起“盲井式”驚天罪案背后,都有一系列的管理漏洞和失職失守。如果監管體系失靈,監管人員疏于職守,甚至與不法礦主結成利益共同體,如果社會管理和支持體系無法覆蓋邊緣貧困的弱勢群體,在個別地方不見陽光的地下,仍會存在謀財害命的“盲井”。

目前,安全監管和人員管理的技術手段已經今非昔比,并開始邁入移動化、智能化時代,但社會管理終歸還要依靠人,尤其不能忽略陽光無法照到的弱勢群體。這樣的人可能只是極少數,但一旦在他們身上發生惡性事件,對法治和道德底線的沖擊卻是巨大的。這也是法治建設和社會管理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社會管理 安全監管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 日本高清视频区一区二区三 | 日韩欧美视频在线精品网站 | 日韩亚洲欧美伊人久久 | 先锋影音最新在线资源网 | 日本免费久综合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