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5歲上17個班,是否拔苗助長?

2016年06月03日 10:38 | 作者:楊可 | 來源:廣州日報
分享到: 

日前,當年5歲就上了17個培優班的武漢“神童”Jerry又引起了熱議,因為他剛上到小學二年級就在學校學習中失去了興趣,成績退到了班里的“中不溜”。這個“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現代版仲永故事讓Jerry的“著急媽媽”又一次成了眾矢之的。

不過,僅憑孩子8歲時的學業表現就否定他的教育成就似乎也有點著急了,而且說到底質疑者還是一個以成績論成敗的邏輯,關心的還是教育的功利目標。教育成就本應包括智識、道德、素養等多方面的考量,如果真的育人目標可以簡化成學業指標,那跆拳道、鋼琴、陶藝這類無關知識競爭的課程就都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退一步說,即便我們只討論以智識教育為主的課外培優,也就是教育學家所說的正規學校教育之外、以提高學業成績為目標的“影子教育”,也有不少研究通過調查數據分析得出了與Jerry的案例相反的結論——補習班的確能夠有效提高學業成績。有研究還嘗試解釋其中的作用機制:家庭的教育投入反映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期望,而教育期望與孩子的學業表現是高度相關的。

說得簡單點,我認為這則新聞中更值得討論的問題不是影子教育是否有效,而是即便影子教育從長遠來看有助于孩子提高學業成就,我們是否就有必要、有可能全民投入,讓所有家庭全情參與影子教育?我認為這里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家長(通常是母親)的個人職業發展和孩子的教育成就可能存在張力;二是市場化的影子教育可能造成不同階層間的教育不公平。

先說第一點。眾所周知,培優班花費不菲,但上述新聞只算了明面上的經濟賬,沒有考慮家長的時間成本。事實上,在學校公共教育軌道之外另開一攤兒,對家庭經濟、家長的個人時間和精力都是額外的負擔。在我看來,其實Jerry媽相當的“無私”,17個培訓班固然會讓孩子忙得腳不沾地,也必然會占據她大量的個人精力,等于她要代替學校擔任教育的組織者、管理者、監督者,必然要以犧牲自己的職業成就為代價。影子教育有可能提高孩子的學業成就,但隱藏在孩子的學業成就之后的母親職業發展的需求就被遮蔽了。

其次,盡管市場化的影子教育可以滿足更多樣化的教育需求,提供一種個性化的選擇空間,但一定會導致優質教育資源向擁有較多經濟資本的家庭傾斜。如果真的有一天影子教育的效用超過了學校提供的公共教育,經濟資本較為薄弱的家庭的孩子則可能會因為無力負擔各種影子教育的費用而在最終學業成就的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如果最終形成“誰能負擔,誰有成就”的格局,教育公平就無從談起了。

從全球教育發展的現狀來看,在全社會教育競爭、成就焦慮的背景之下,影子教育作為提高成績的輔助手段確實正在全球迅速擴張。如果我們認同教育最終的目標不只是個人的成就,而是社會的收益,那么教育的責任就應該由個人、家庭和整個社會來共同負擔;如果我們認同國民素質的提高代表了整個社會的進步,那么面向所有人的高質量的公共教育就是題中應有之義。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5歲 17個培訓班 Jerry 拔苗助長 武漢神童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看日本中文字幕不卡 | 一级a爱片日韩在线观看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 天天爱天天做久久狠狠做 | 五月天福利国产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写真视频 |